讲完祈祷方法,另一位修女带大家进行“默观祈祷”聆听天主的圣言,与天主亲切交谈,天主爱人至深,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在人无力无助时赏恩宠、显圣迹、拯救弱小卑微的儿女。
他贬抑自己的天主性,来迁就我们卑微的人性;他不是西方人的专属,而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他的下降,是为了使我们上升;圣诞所要揭幕的实在是天主与人的神圣交换:天主取了我们人性,为的是让我们分享他的天主性。
因为她让人所做的事是打破常规,相反世俗,舍弃自己,为那些卑微弱小的人群服务,并且是全身心不计任何报酬的服务。
文化背景:在当时的犹太家庭中,仆人地位卑微,劳动完毕后,还要继续服侍主人。耶稣用这个社会现实,带出属灵的比喻。神学意义:仆人象征门徒,主人象征天主。门徒即使完成使命,也不应以为是“给天主添了什么”。
当我们在心中为弱小者和我们的弟兄预留位置时,我们就是为天主本身预留位置。当那些弟兄被拒之门外时,我们就是拒绝天主。一颗失去爱的心灵,就像一座不再为天主服务而另作他用的被亵渎的圣堂。
教宗尤其对他们说:你们要帮助穷人,帮助弱小者,尽一切可能让国民,尤其是青年,不离开祖国,留在祖国;为此,必须努力营造就业条件和社会安定氛围,迎接当下,更重要的是迎接未来。
如何了解审判的人子和最小者的认同呢?人子之所以如此说话,一方面因为他曾经在人群中生活,立下了爱的榜样,并要求大家照样去行;另一方面他现在以生活的、末世的审判者的身份再次出现,要求大家交账。
教宗也提到阿雷佐这块地区知道接纳为寻求自由和工作的外来人,他说:见证天主爱处境不幸的人,也要同经由公正和能够使弱小者受保护的法律维护人的生命、维护家庭,结合起来。
在折磨人的恐惧中,我立刻想到那些受到更大磨难的孩子们,他们亲眼目睹邻近的房屋倒塌,他们因为家园和村庄被毁灭,被迫离乡背井:我立即想到这些弱小者,他们与这场内战毫无瓜葛,但他们背负了最沉重的担子、忍受最巨大的创伤
我深深感动地读了它,这封信是他当司铎的灵魂的一面镜子,反映他对基督和对人的爱,以及为弱小者所作的努力,这正是方才我们所聆听的圣咏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