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当地教友都要敲锣打鼓,用绕岛游行的方式隆重敬礼圣母,成了当地教会一个特色传统。
这些热心敬礼环绕着教会的圣事生活,包括敬礼圣髑、拜访圣堂、朝圣、各式敬礼游行、拜苦路、念玫瑰经及佩戴圣牌等(cf.教理1674)。朝圣是宗教或灵性生活中寻觅灵性意义的过程,而不是一般旅游观光或看风景。
张先生介绍,七苦山得名源于百年之前的冰雹天灾,幸赖神父带领洞儿沟教友游行祈祷,并将十字架插遍南山顶上,方才免去每年的冰雹之灾,庄稼有了保障,村民得以保全。
在游行队伍走到苦路第十二处时,灯光照亮了圣玛策禄堂的十字架。架上耶稣面孔和肋旁的鲜血历历在目。瞻仰基督苦像的同时,令人不禁要为天主圣子忍辱受苦牺牲性命来救赎人类的恩典感恩,并求天主终止病毒疫情。
随后,圣伯多禄大殿内从黑暗逐渐过渡到半明半暗,烛光游行的队伍在举着复活蜡的执事的引领下三次高唱“基督的光”。当他们走到祭台前,黑暗完全褪去,大殿内的灯全部点亮。
教会圣体游行的宏大场面,震动了还沉浸在过年喜庆中的小巴拉盖全村6-7000村民。一位外教老汉说:“很多年没看到天主教这么热闹了。”一个村干部说:“人家天主教真齐心,一敲钟集合了这么多的人”。
下午5时,在圣墓大殿诵读基督进入耶路撒冷的福音;然后持棕榈枝或橄榄枝游行至橄榄山,又游行返回圣墓大殿,举行晚祷。游行时,主教骑在一匹驴上,以仿效耶稣,不像罗马将领,以征讨者的姿态,骑马入城。
4.迁供圣体:此仪式不应成为圣体游行,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呼后拥的欢呼歌唱是不相宜的。举行的方式就如平日一样,在领完圣体后将圣体放入圣体柜内,不需要特别的仪式。
在十点钟,圣诞子时弥撒准时开始,由本堂张神父手捧圣婴进行了圣婴游行,乐队在前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响亮的赞美天主的乐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教友们和热心教外朋友开始了迎接耶稣圣婴,神父恭恭敬敬的把小圣婴安放在山洞的马槽里
2013年1月25日我在远方参与生命游行的活动,并祈愿政治领袖们保卫未出生的婴儿,促进生命的文化。我们会发现,教宗不断地在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以及真理,也就是说天主与我们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