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孤独死亡的人、被抛弃自生自灭的人、失去工作和薪水的人、没有家和食物的人,他们的贫困在困扰着我们。被迫保持距离、留在家里,我们应邀去重新发现我们需要社会关系,还有与天主的团体关系。
在这喜庆的日子,我特别想到那些身处逆境却不垂头丧气的人,他们采取行动,带给人希望、安慰和援助,帮助受苦的人和陪伴孤独的人。耶稣在一个马槽里诞生,但祂被童贞玛利亚和圣若瑟的爱包裹起来。
说到这里,怎能不想起那些无数的病患,他们在加护病房孤独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纵然有慷慨体贴的医疗人员照顾,但却远离他们生命中最亲爱和最重要的人。
我们也不要忘记边缘人、孤独者、孤儿和年长者——民族的智慧,他们面对被人丢弃的危险;还有那些被囚禁的人,我们只看他们的过错,却不把他们当作人类看待。
那个时候,我刚刚失去了老伴,心情很不好,感到总是那么孤独的无依无靠的,感到生活很没意思了,生活上也没有了信心。
继父多年孤独,特别珍惜这个新家,体贴母亲,疼爱我们,甚至超过了我们的生父。有次我被人欺负,额头还破了个小口子。
每一次疼痛的忍耐、每一个孤独的夜晚,都是对信仰的淬炼,让人在与苦难的对话中,更清晰地听见天主的声音,深化与祂的联结。第三,一切的病苦是成圣的捷径,病苦更是如此。
首先,这个人生的“中间地带”就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生病时,就是被误会、被冤枉、被抛弃而孤独地在毫无希望中苦闷度日的时期。
流亡带来的哀伤和孤独,让民族深刻体会漂泊者的无助。然而,正是在异乡,他们认识到上主并不受地域限制,而是超越空间的临在。
我就想到,我们彼此都是宗教人士,平时|信|徒|群众很多,但是到了过年,就成为孤独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