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今日世界,世俗化日益加剧使得,源自西方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将信仰和理性对立,宗教与科技分离等的绝对独断主义做法,依然在意识形态层面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特别是国家精英舆论和公众集体意识。
来自河南省兰考县农村的袁厉害女士,近期频繁出现在媒体与公众视野里。导火索是1月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她所收养的7个孩子在自家居住的房子里丧生。
华苏拉演讲完,我们首次在公众场所举办了明供圣体。当时我个人有点担心,因为来者有基督教和东正教,我怕他们会不接受。东正教虽然有圣体圣事,但他们并没有朝拜圣体这个习惯。
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试图表现一个虽然表面上在国际范围内深受公众欢迎但实际上管理无方的教宗形象。
我也常常利用假期到堂区办一些班,而圣诞节和复活节则是到堂区帮忙。每一次与教友们的接触都能给我很多的感受,使我很受触动。
就是说,不赞同同性恋的人,在公众领域被认为政治上不正确。最近有一些牧师因此而被解雇,被大学里解职。其实这些反对同性恋的见解非常温和。
由于信德,数世纪以来,不同年龄的男男女女──他们名字已写在生命册上(参默七9;十三8),公认了追随主耶稣的美好,就是说,他们到处活出基督信徒的见证:在家庭、在职场、在公众场所、在行使托付给他们的神恩和职权时
权力腐败已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腐败的权力过多介入分配,并拿走了社会公共资源中属于公众的那一份,要实现稳定必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而其中的核心是要让公民切实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有人认为在公众场合讲论信仰,会损害国家和民间组织的合理自主,甚至会鼓吹不容异己的态度。这样的想法实属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