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八年,在香港教区内,有一班虔诚的教友掀起了一股热潮,就是鼓励大家望拉丁文弥撒,口领圣体。先不论好或坏,这的确为教区带来一个新的现象。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争论。
药物采购是个肥差事,诊所的人都争着去干,但领导看准了王大夫,让他兼管药物采购,一干就是十年,直到退休,药材公司经理感慨地说:别的单位药物采购员五六个点吃回扣,老王一个点都不要,没见过这样的好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父母情终难忘……
座谈会上发言曾经一起修道的五人再相聚与边振方神父集体合影风雨六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英俊男,今日白头仙(翁)。许多往事渐渐浮现在眼前,恍然依旧如昨日。一甲子的牵挂和思念,化成今天的欢声笑语。
咸丰十年4月13日(1860)晋升司铎,即在修院教授拉丁文、哲学,后到上海、苏州、海门等地传教。光绪元年至三年(1875-1877年)任徐汇公学校长,兼管小修院。
纵观文革带来的不仅是十年的灾难和浩劫,也不仅使中国裹足不前,更使得传统的伦理道德丧失殆尽,人心迷失了基本的方向,人的良知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
沈神父充满感恩的告诉大家,在教友极少的常州花了3000多万,造了这么座气势宏伟、别致,科技含量高,结构复杂的教堂,真的是天主的恩典,天主的降福,十年中所经历的坎坷,尽管难以诉说,但有天主的陪伴,虽苦亦甜
那天在厂大院给地震灾区捐款的时候,我遇到了梅师姐,尽管我们在一个厂里上班,但我们不在一个单位,不住在一个生活区里,因此,我和梅师姐将近十年没见面了。
梅瑟只在这山顶上眺望眼底下的福地,这是他率领天主的以色列子民脱离埃及的奴役,经过红海,进入西奈半岛,在旷野渡过四十年流徙岁月之后,终于抵达的目的地。
有香港的修女、在中国呆过十年的神父、法国老修女。本想参与弥撒,但我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回去,所以只得做罢。第二件,Br.Alois与我们中国青年在他的私人房间会面,也即是罗哲修士曾居住过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