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路易王,每日抽空参加二至三台弥撒,他的一些朝臣说他被过多的弥撒负荷了。国王回答说:“如果我花时间设豪宴招待朋友,或每天花几小时在戏院或娱乐场所,你们将不会抱怨我花太多时间在这些消遣上。”
编者按:继《感恩的心》之后,进德公益心理辅导志愿者常雪琳老师又辅导了杨伟一篇作文,他的同学羊杰也很有兴趣地参与了,于是这两篇“杰作”——《梦想的家园》问世了!
有一回,我请教萧乾,什么样的人生是最美丽的?萧乾说:“能够乐观面对坎坷的人,就是最美丽的。”我又问:“您看谁是这样的人?”他立刻答道:“歌唱家张权就是这样的人,很值得一写。”
1969年的圣诞节前夜,阿瑟·布勒斯特(ArthurBlessitt)做了个梦,梦中,他见到了上帝,上帝说:背上你的十字架,走吧。第二天,他决定上路。
圣巴西略,他不但是一位隐修士,一位勇敢而且不怕权势的主教,而且他还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被教会敕封为圣师级的大圣人,被他同时代的人称为大巴西略。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他只希望自己富,不喜欢别人与他同样富,甚至希望别人穷困潦倒。因为他追求的就是这种差别和等级,并在这等级“差别”里实现他的理想国。
我曾经听到神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男孩正在向天主诉说他的愿望:我希望得到一位性情温和、高挑美丽的妻子,希望有一座带后花园的别墅小楼,希望有三个能够成为名人的儿子,还希望有一辆豪华的跑车。
我认为若是一个神职的最基本的职德身份一坏,纵然他的地位再高,职业再神圣也无甚用处,因为他无论是在天主面前还是在人面前都变得那么没有价值。
教宗方济各11月8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为许多从父母那获得脏面包的青年祈祷。教宗说,这是受贿和贪污的收入,他们渴望尊严,因为其父母的不义行为了夺走了他们的尊严。
然而,诚如《约伯传》所教导的,成功并非“德行与美善的同义词”,不幸事件也不是罪过的同义词。正直公义的人也会遭遇不幸。教会明白好企业家的痛苦,教会接纳他、陪伴他、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