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当年祂没有改变社会,去建立虚幻的“巴贝尔王国”,而是将天国带到了人间,呼吁人接受福音;同样的,祂今天和祂的门徒们,也在每一个不同的社会中,“不是来废除,而是来成全”(玛5:17)与不同的人来往,将救恩带给这个社会
就如同当年耶稣基督在世间传道,关注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贫穷者、患病者、罪人等,信徒凭借望德,坚信通过自己的微小努力,可以在人间预演天主之国的降临,为社会带来一丝光明与温暖。
门徒们所宣讲的不只是一个好消息,而是一个位格,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更是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神对人的爱,在人间的临在。
(户12:14)表示即使是人间的羞辱,也要受罚七天;那么天主的责罚岂能省略?这既是象征性惩罚,也是实际的礼仪性洁净过程(参阅肋14章有关癞病的规定)。8.问:百姓对米黎盎被罚后的态度如何?
这是一种混合信实与恐惧的信息,表明他们眼中虽然看见地上的美好,但却被人间的困难吓倒了。6.问:加肋布对百姓的反应和其他侦察者有何不同?
月老的形象常被塑造为一手挽着红线,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于烟雾缭绕的大地人间。唐代李复言(约公元831年前后在世)的《续玄怪录·定婚店》中,就有关于月老工作的记载。
我想任何一个人经历了那样悲惨,那样残酷,人间地狱般的生活之后,谁也会经受不住,何况他们是在第一线,在日本刺刀与难民之间进行工作。
只有当我们修院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与熏陶后,才会真正地践行仁爱,发扬基督的博爱精神,将基督的神国带到人间,从而实现人类共同向往的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
祈祷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以身作则,全力福传,是天主的大爱在人间的展现。他们不怕辛苦!经常走进大山里寻找教友,有时会走几百里路,需要七八天的时间。
(若:十一,25)耶稣的复活战胜了黑暗、罪恶,以及人间生老病死的一切痛苦,同时也为我们将来世界末日的复活作了保证,并给人类打开了天堂之门,让人分享祂永恒的生命和无限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