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至2006年期间,他与耶稣会士们一起担任基督信仰生活团圣依纳爵运动灵修指导小组成员。2000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神学院做访问学者,并在当地的“圣母和英国殉道者”堂服务。
最后,依循教宗方济各每次牧灵访问的惯例,他要私下会见耶稣会士,地点是圣弥额尔公学(SaintMichelCollege)。弥撒圣祭整趟旅行将在弥撒圣祭中划下句号。
詹姆斯与耶稣会士们向来保持联系,当他前往战地和从事人道救援任务时,都会通知耶稣会士,请会士们以祈祷陪伴他。
自结识了决志一生持守神贫、贞洁、以传道为使命的依纳爵后,彻底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成为耶稣会创始人之一。
郑爵铭神父,耶稣会士,安徽省宁国县人。1914年5月13日-1964年6月11日记得在国内上初中时,曾读到过诗人臧克家赋写的《有的人》这首诗。
当时一个年长他好多的同学——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罗耀拉(St.IgnatiusdeLoyola)和他是很好的朋友。
想不到德日进接上了十六世纪另一位耶稣会士利玛窦的棒,深受知识分子的器重。 次日大会会场从西苑饭店转到北京语言大学进行,论文比较偏重人文方面。
李稣光主教在致欢迎辞时说:“420年前,利玛窦以及耶稣会的神父们在南昌,和中国士大夫交往中尊重和赏识当地文化重要性的经验,是当下中国教会在神学、礼仪以及牧灵福传的有启发性的历史之镜,照亮我们的路。”
同样的法籍耶稣会士,遭遇不同的情景。1937年9月,日本的6架飞机对献县进行轰炸,主要轰炸的对象是总堂的西大院。具体原因还须要研究,是不是当时教会的医院位于西大院?
12月3日教宗在卓越的耶稣会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的庆日举行弥撒,教宗在弥撒中谈到圣神通过微小的行动起作用,将福音传到了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