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了电影《耶稣》后,我被主耶稣为爱全人类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所感动;当我看了华姿所著《在爱中行走》后,我被德肋撒嬷嬷为爱穷人中的穷人而无私奉献毕生的高尚品德所感动;当我看了信德季刊《麻风病人的使徒
晚会以永东堂区天主圣爱文艺福传队的开场舞《叮叮当》拉开序幕,孩子们精彩、活泼的表演,迎来了阵阵掌声。
到了新的时代,耶稣以宽大仁爱为怀,不但将此报复律完全推翻(玛五38-42),而且教训门徒要爱仇(玛五43-48),所以信徒不但不宜以恶报恶,反要以善胜恶,以德报怨(罗十二21)。
从“不可杀人”的诫命、先知们对正义与分享(如依58)的呼唤,到耶稣关于非暴力与爱仇的言论(玛5-7;路6),每一个读者,不论他是否是信徒,都可在圣经中为他们的伦理选择找到宝贵的指南。但这还不够。
教宗期勉各位艺术家建立起某种「避难城的网络,进行合作,帮助世界摆脱那些没有意义又空虚的自相矛盾」,克服「种族歧视、仇外心态、不平等、生态失衡,以及对穷人的恐惧」。
博瓦蒂神父说,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得救视为“我们是幸运的一群”,而应将这经验解读为爱的事件。首先,有信仰者透过这一思考感受到天主的爱,意识到我们的得救在我们领受圣洗圣事时已经成为事实。
爱化解她心中的悲痛圣经是一门爱的科学,厚厚的一本圣经只需一个字概括——爱。
中国佛学中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五阴炽盛,以及求不得。这八苦皆由欲望而来。而教会传统灵修中:世俗、肉身、魔鬼三仇,其根本就是不就是欲望吗?
后来,你常常不远万里奔波而来,我们隔半年左右能在一起呆一段时间,你不辞辛劳日夜接送我,在我写作业时递上一杯水,每个夜晚的守候……点点滴滴,你的爱无处不在。
教宗在诵经前反思了基督圣体圣血节的意义,并指出圣体圣事展现出天主无法衡量的爱。由圣体圣事而生的基督信徒,蒙受的最真实召叫是要为爱人不惜粉身碎骨,如同耶稣为了爱人类而献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