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图沟朝圣的来源,要从磨子山瞻礼说起。圣母在磨子山显现后,上山朝圣的人,大多得到了所求的恩惠。
他表示,个人属灵成长的题材,较着眼社会现实的受欢迎,但他鼓励读者全面理解作者的思想,以梅顿为例,虽然他的名作《七重山》谈自己的灵修路,但他离世前也展现关心社会的思想。
神学院神师刘义山神父回顾了教宗本笃十六世对教会牧灵福传事业做出的贡献,特别是保禄年、司铎年、信德年的开启。 石家庄教区赵保禄教友指出:教宗给予中国教会的关心和爱是对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我已请主教为梅伯母莫尼加做了追思弥撒,又请邢文之副主教及佘山神父为她做了弥撒。这一切应感谢天主。这是天主赐给她的恩宠福气。祝您全家复活节快乐!”
复旦大学刘平教授总结的墨面的基督教神学为:大家庭神学、不吃人神学和牺牲神学,精辟而形象。
在首席小提琴手陈允的印象中,似乎满场都是神父或者修女,至少占了三分之二以上,“修女都有白色的领子,主教的衣服一种是粉的,一种是红的,我不太能分清楚他们的级别”。
如果上述这些例子听起来仍然有些模糊笼统,那么,发生在我老家一位刘姓神职人员身上的悲剧更令人难以置信:数年前,他的一位外甥在当地自喻为先知向人讲说预言,不久后该神父也被一些身份不明的人连请带诱地带去了一个地方
如大修院,1981年有北京修院,1982年有上海佘山修院,1983年有沈阳、全国和中南修院,1984年有四川和河北大修院及陕西四个教区修院(1992年陕西联合修院的前身),1985年有内蒙和山西修院,1986
上午9:30金鲁贤主教在佘山大殿主持弥撒圣祭,前来参加弥撒的还有意大利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及副总领事,文化馆处长等十几人。弥撒后,大家到佘山修院合影留念。
1、1989年9月30日佘山修院举行第一台中文弥撒。2、1985年至1992年,上海教区出版了由金鲁贤主教从《新版耶路撒冷圣经》译就的中文上海版新约,包括福音。3、1992年,思高版圣经于北京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