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到你们为我每月寄来的“信德”,而且每期内容都有新的感人肺腑的文章,通俗易懂,让人开阔视野受益匪浅,是我学习道理加深信仰传播福音的好帮手。
门徒们接过耶稣的轭後,便进入了与祂的共融,因为基督处在人与天主关系的中央。教宗说:耶稣把祂的轭交给门徒,藉此使法律得到满全。
玛窦在写这篇福音时距离耶稣的事迹已有很多年,他看到有那么多外邦人加入门徒的行列,回想起主耶稣的生活,意识到那些一开始是遥远的人现在成了近人,而不幸的是一些近人却显得那么疏离。
听母亲说,他出身于清末穷秀才家庭,对满清很是依恋,尽管中国解放了,但是他依然留着他的大辫子。
切记,那位穷寡妇的微薄奉献并不比富有者捐献得少(谷12:43),天主要的是我们的诚心、爱心和同情心,灾区乡亲既需要物质援助,更需要我们的兄弟情谊,爱心同行。令人欣慰的是,内地神长教友陆续有了回应。
1925年,里修的德肋撒在祭台前受到了举扬,同一年被宣布为“传教的主保”,她生前曾说:“我愿意做个传教士,但不是只做几年,我所愿意的是从开天辟地直到世界终穷。”
耶稣表扬那位奉献了两分钱的穷寡妇,就是最好的说明。
教宗方济各提到真福富高的榜样,他在阿尔及利亚度隐修的生活,虽然身处沙漠的孤独,却让人看到,“为全世界的穷人代祷,真的成为普世的兄弟和姐妹”是可能的。
分享不仅是“给予什么”,即给予面包、衣物和接待;分享也表示探访一些人,包括服刑人、病患和孤独的长者。“不仅是奉献自己的金钱,也奉献自己的时间”。
穷,是一种现实状态,更是一种当下的心理状态,深刻认清情势则成为决意从困境泥潭中挣脱的前提,摆脱“穷”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