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家庭是培育信仰之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信仰教导每一位基督徒,都要善度一种符合天主义子义女身份的生活。
我觉得是慕道期只注重知识的培育,没有生活的培育。什么算是生活的培育呢?是祈祷生活的培育、幸福生活的培育。为什么慕道者愿意到教堂来参与慕道班,因为他愿意重新去认识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生活的更有意义。
这是一段严谨的培育道路,通过这条路人可以获得重生。当原罪的力量衰退时,圣洗圣事的力量就会增长。这将使人重生,有能力去爱和奉献生命。因此,我们接纳了天主所赐的每个子女。
昨晚与本教区的一位神父聊天时谈到了对教育的培育问题,尤其是婚前辅导时,他说每一个地方问题不一样,要看每个地方的具体问题。
越南天主教主教团慈善与社会服务委员会秘书长阮玉山(NguyenNgocSon)神父说,委员会的使命是为廿五个教区建立一个共同行动网络,并负责培育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社区开发、生物伦理和教会社会训导的知识
教宗方济各3月12日上午在接见宗座圣赦法院内署法庭课程学员时如此表示。宗座圣赦法院在罗马举办这项课程,旨在帮助新司铎们正确施行修和圣事。教宗还提到当天是他入修会57周年。
尤其是炎炎夏日,老师不顾长久站立授课的辛劳和天气的闷热,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向大家讲授更多的圣经内容,每天下午的计划课程结束后,老师还主动提出加课,潘老师的奉献精神令教友们钦佩敬佩,让教友们感恩感激。
他入读耶稣会主办的圣安德肋学院,以1年10个月的时间,完成欧洲中学生4年内的全部课程。1653年加入耶稣会,并转入罗马公学学习修辞学、逻辑学、物理、化学、音乐和希腊语等多门课程。
他成为基督徒的唯一要求确实需要一些思考和考虑,但是参加基督徒成人入门圣事课程,学习到基督徒圣经让我意识到我与耶稣的亲密程度。我学会了一种更好的与他交流的方式。
一切皆是免费的馈赠,身为基督门徒的我们,在今日世风日下、乱象丛生的世代,要做世光地盐,如基督一样接纳、包容、宽恕且给予一切生活在痛苦与挣扎中的弱小者和有需要者,这也是本次公益活动的主旨,每位学员的感动和收获就是这大爱课程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