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的重大转变1773年耶稣会遭禁,到这时为止,这个修会在华传教,几乎已经二个世纪之久,在利玛窦神父立下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教会,会士达到472人。由于礼仪之争,对传教事业产生不利影响。
“天主教”一词是明朝时期著名传教士利玛窦结合中国教友的信仰习惯,将中国的罗马公教教友称为天主教徒。其中“天主”指的就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老天爷”。
这部《列传》共记述有460余位耶稣会士的传记,其中篇幅有长达数十页的,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兼科学家的事迹,跌宕起伏,可歌可泣,既显宗教热忱,又具史学珍闻;也有因资料局限,短仅数行的。
利玛窦的传教方法是我们应当学习借鉴的。面对今天福传工作,我们应依据梵二精神,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适应社会,在圣神的指引和教会的领导下,将福音遍传中国大地。
其实,利玛窦等初来中国传教时,正是从中国的学者中打开局面的,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韩霖等。
天主教从方济各沙勿略及利玛窦传入中国的那个时候到现在400多年了。当时天主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不是以直接传教的方式进入中国的,而是借助科技文化羞羞答答地传。一直到雍正禁教之后,就断了。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这些人是他效仿的榜样。这些传教士不只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而且带来了科学,带来了先进的人文思想,而这正是我们民族中所缺乏的。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神父卒于北京,谴命龙华民神父接班,成为耶稣会中国教区第二任会长。1627年(明天启七年),天主教嘉定会议召开,主要讨论中国礼仪问题及“上帝”、“天主”的名称。
在第一展厅的东展示墙上,还展有100多位两岸抗日老兵的手印,这些来自宝岛台湾的题词、老兵手印和基督徒抗战老兵张天保先生的遗物,均由台湾关爱老兵志愿者专程送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留在福岛核电站排险的50名员工,20名竟是志愿者,其中一位59岁老员工表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更多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