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的建筑本身就带有明显及有证可查的踪迹,因为在城市规划布局上,会堂、教堂和清真寺彼此相连,以致享有欧洲的耶路撒冷美称。
有趣的是日本广播协会(NHK)等电视台常常播放介绍梵蒂冈、耶路撒冷等有关基督宗教的节目。
他先祝圣了棕榈和橄榄树枝,然后听一位执事诵读玛窦福音第二十一章有关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城的记载。接着游行开始,由将近二十位枢机主教拿着棕榈枝开路,走向设在广场高处圣伯多禄大殿正面下的祭台。
(宗16:31-34)最后让我们共同反省玛窦福音上的这段话:那时,有法利塞人和经师,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跟前说:你的门徒为什么违犯先人的传授?他们吃饭时竟不洗手。
之后,教宗又对玛利亚和若瑟在耶路撒冷圣殿中找到失散了3天的12岁的耶稣这件事作了详尽反省。他指出,在那一时刻玛利亚的信德必须接纳给耶稣的真正在天之父让位这一事实。
耶稣在走向耶路撒冷、走向他死而复活的逾越的途中,教导随行的门徒们,把他心中最深刻的思想传授予他们。教宗解释说,福音章节要告诉我们,基督徒是个心怀巨大愿望的人,这愿望就是与上主相遇。
同年8月15日,新圣人偕同耶稣会会祖与其他五位同伴在蒙马特发愿要度贫穷的生活、前往耶路撒冷,及效忠教宗。
伯多禄和其它的宗徒们,以及他们日后的继承人,把福音的讯息先从耶路撒冷,然后传到天涯海角。这个讯息的基本和不可缺乏的核心是巴斯卦奥迹,也就是基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
十六世纪后,西方天主教会和印度天主教会又传说:耶稣基督十二门徒之一圣多默曾从圣城耶路撒冷出发,来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城,从那里渡过波斯海来到索科特拉群岛,再启航来到印度南部富裕的马拉巴城市,宣讲福音,
……大众募捐了二千两银子送到耶路撒冷作赎罪祭的献仪”(四十至四十三节)。新教的圣经比天主教的圣经少七本书,其中包括上述的玛加伯书上下,所以基督教不承认这段圣经有启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