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与伊斯兰教、佛教及其他亚洲宗教的对话
2021-11-17

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佛教、印度教和其它亚洲宗教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阿尤索枢机表示,通过会晤和访问,与佛教不同学校和组织的代表继续发展和增进彼此的关系。

第55届世界和平日文告:以教育和工作来建设和平
2021-12-23

除此之外,“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年龄人口享有社会保护,或只受到有限的保护”。事实上,工作是"在每个团体建立正义和团结互助的基础"。

公教商人成功争取麦当劳售卖鱼柳包
2022-04-06

当时辛辛那提的人口有大概87%是公教徒,而每个星期五,平均收入只有75元。作为一位公教徒,古奴然每逢周五守斋日都不会吃他店里的汉堡包。

信仰分享:走出“舒适圈”的圣诞
2022-12-26

“安全感”突然被一种“脆弱感”所取代:在这个世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中,若没有限制的话,许多市民将受到感染。这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转变:从努力避免,到需要面对的事实。

总结经验 开拓未来
2006-11-22

这里村子大、人口多,教友所占比例不多,因而有一些教友家庭和教外家庭联姻。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这些家庭成员带领传道员,亲自到他们的娘家(婆家)进行传道讲解。

韩国:传播福音者教宗方济各踏步亚洲,由韩国起步,激励青年起立
2014-08-15

亚洲的天主教会虽然占人口的少数,却是个精力旺盛的教会。她是殉道者在困苦环境中播下的信仰种子成长、结出果实的可见标记,在韩国这标记尤为明显。

伊甸园后裔 ——加色丁礼信徒海外持续增长
2011-10-28

伊拉克常年战火频仍,百姓饱受蹂躏,而占全国人口不到10%的基督徒,还要受到伊斯兰教同胞的攻击,处境尤其艰难。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第46届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提出以真福为本的经济新模式
2012-12-15

谈到家庭,教宗指出:任何人都不能忽视或低估家庭的决定性作用,从人口、伦理道德、教育、经济和政治的角度而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实现和平文化所不可或缺的社会主体之一。

济南洪楼教堂的变化
2005-03-16

按照人口减员的自然规律,年老病教友不断离去。照此下去,从增长人数来讲,最多是持平甚至是负数。这对教会的今后发展非常不利。作为基督徒,对此决不能熟视无睹,应该有危机感、负重感、使命感。

为什么科学昌盛更能使人认识天主
2003-11-28

1995年5月27日《北京晚报》登载曾白融的文章《科学与宗教齐飞》,其中说:“美国科学发达,美国人平均文化水平较高,但据统计,美国人一星期祈祷一次的占人口78%,每天祈祷的人口占一半———科学与宗教齐飞这也许是一种在生活中将精神与思想自然融合的导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