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拿马世青节的机会上,教宗方济各于元月25日在圣座驻巴拿马的大使馆会见了相遇学校的一个青年团体。这些青年先后参加了相遇学校在海地、巴拿马和洪都拉斯举办的活动。
在讲课或是演讲中讲授礼仪中的音乐时,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友,是如何饥渴地想要讨论和澄清一些礼仪音乐上的疑问,甚至是基督教的朋友们,也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2.移供圣体:穿越黑夜的陪伴弥撒结束后,圣体被恭移至特别准备的“圣所”,象征耶稣在园中被捕后走向苦路。信徒彻夜朝拜圣体,效法耶稣在孤独中的祈祷,学习在生命的黑暗中持守信德。
回顾从学校出来,离乡背井到深圳打工,近6年时间因为工作和生计的缘故,搬家5次,但都没有离开深圳,所以对深圳教会和那里的挚友们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或许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我的生活:漂。
我们虽为自己的卑微感到羞耻,却享有天主所赐的尊严。教宗从福音中慈悲父亲的比喻展开这次默想的内容(路十五11-31)。这位父亲的小儿子在远方把财产挥霍尽了,只好靠放猪维生。
当然,这个传道员的动机也是好的,而且没有信仰的人也总是以眼前可见的好处、效益、成绩来衡量人生的价值,信教人的日子都不如别人,那信仰还有什么益处呢?如何让他人接受福音?
答:因为出埃及时受过割损的男子已在旷野中死去;在旷野出生的新一代子民没有受过割损。问:以色列子民在旷野漂泊了多久?为什么?
但同时,天主的圣言不只是一种教义体系,一个仅供沉思默想的对象,一种高深的学问,一种神秘的哲学,更应该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如果不是这样,基督徒的信德,就会变成死的信德。
在“我就是生命的食粮”(6:35)的前面记载了耶稣增饼的奇迹,耶稣显了五饼二鱼的奇迹之后,群众情绪高昂,欲立耶稣为王(6:14-15),耶稣却隐退了,群众努力寻找耶稣,在找到耶稣之后,耶稣要他们做“天主的事业
这看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要给大家用很短的篇幅讲清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分以下几点说明:第一,圣事是吾主耶稣亲自建立的有形可见的宗教仪式,为把天主的圣宠因着圣教会分施给领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