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四旬期文告,我愿用一点时间来反省「施予」这件事,它代表一种帮助贫困者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克己牺牲的操练,我们自己摆脱对世俗财物的依恋。
特别在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很大,人性决定了人会有意志软弱的时候,这也是教会修道人离职重返世俗中去的主要原因。3、自我空虚的安慰奉献生活的喜乐之源就是“浸泡”在圣言和圣体中,修道人的另一半就是耶稣。
天主挪开那足以粉碎希望和视野的坚硬石头,也就是死亡、罪恶、恐惧、世俗的石头。人类历史不会止步于一块坟墓前的石头,因为今天发现了那活石(伯前二4)——复活的耶稣。
“司铎形象的另外一个特征是‘铎职的勇气’,教宗解释说,司铎圣职无法避免‘痛苦、悲伤甚至误解’,但仍留在‘上主的面前’,祂会治愈他们受伤的心灵、洗洁被世俗玷污的双脚。”
也就是说,我要进入这个世界,不是带着这个世界的风格,不是带着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不是带着世俗性——对于教会来说,陷入世俗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我简朴着出发。人应该这样宣讲:通过展示耶稣而不是谈论耶稣。
我们生活于这个旷野中,世俗的诱惑无时无刻地不在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由于我们人类自身普遍存在的软弱、骄傲、贪婪、欲望以及原罪在我们身上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仅仅靠我们自己的能力是难以躲避世俗的诱惑以及魔鬼对我们的打击
很长时间以来,接到荣姐信息让我去她奶奶家一次,说几个教友受到邪魔思想很深,希望我去做做工作,通过她的言谈我意识到问题之严重,心中开始忧心如焚,但总受世俗牵绊不能前往,有一次打算夜班下后去,但半路上交通工具不听使唤是以没成功
从旧我到新我,从离开使自己成为奴隶的世俗到达至使自己获得自由的天主,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因为这是个悔改和皈依的过程。
根据学者庄钦永、周清海的总结,明清时期对“Papa”的汉译主要采用了“比拟命名法”(以中国政治或宗教概念类比)和“旧词新用法”(借用佛教术语并基督教化):都僧皇(结合佛教“僧”与世俗“皇权”)教化主(强调宗教教化职能
这些荆棘指世俗的忧虑、钱财的迷惑以及私欲的偏情。这类人虽有心接受圣言,但无奈抵挡不住眼前物质的诱惑。人很现实,虽然知道圣言的价值很高,但毕竟不如物质财富那么实惠,感受那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