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最后一次谈论耶稣幼年的教理讲授,我们将从耶稣十二岁时留在圣殿中的事件开始,祂没有告诉父母,父母焦急地寻找祂,三天后才找到祂。
让我们继续有关使徒热诚忱的教理讲授。我们从圣保禄开始,上一次我们讲到殉道圣人,他们用生命宣讲耶稣,直至为耶稣和祂的福音献出生命。
今天,我将推迟通常的教理讲授,我想和你们一起停下来想想那些人——甚至此刻——正在穿越海洋和沙漠,到达一个他们可以和平安全生活的地方。
禧年教理讲授,截至目前,我们跟着福音书回顾耶稣的生活,从祂的诞生、受难直至复活。借着这样作,我们希望的朝圣之旅得以奠定坚实根基,找到必由之路。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在我们关于“耶稣我们的希望”教理讲授旅程中,今天我们要默观圣周六的奥迹。天主子安卧于墓中。但祂的这种“缺席”并非空虚:而是期待,一种朴素的圆满,一份在黑暗中持守的承诺。
为了提高教友的信仰素质,增进教友从理性上对天主的认识,在本堂孟同宝神父、田军神父的倡导组织下,太原五府营堂区从3月1日至3月18日举办了第一期教理培训班,参加的教友有150多人。
在看了几位宣讲福音的见证人后,我愿意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喻的灵感下,从四点来总结这一系列关于使徒热情教理讲授,我们在这个月庆祝了《福音的喜乐》颁布的十周年。
在我们关于毛病与德行的教理讲授中,今天我们来谈最后一个毛病:骄傲。古希腊人用一个可以翻译为“过度辉煌”的词定义它。事实上,骄傲是自夸、自负、虚荣。
在过去的三次教理讲授中,我们谈到了圣神的圣化工作,通过圣事、祈祷和效法天主之母的榜样来实现。
让我们继续有关福传热情的教理讲授:不仅是有关“福传”,福传的热情,更是在这所梵二大公会议的学校中,让我们尝试更好地理解今日成为“使徒”的含义。“使徒”一词使我们想起耶稣拣选的十二门徒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