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至少本修院,目前,还不存在人们通常感叹的“圣召危机”。1、缺乏足够的专职驻院神父,师资队伍严重不健全。2、办学条件过份地差。四、重新理解圣召1、是圣召危机吗?
感想之余,我不由得感叹:我们教会真的很需要像这位弟兄所做出的爱的表率!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像他一样,将“天主是爱”这一永恒的真理传递下去,那么才能真正回报天主赐给的“今日的食粮”这一深远的大爱了。
我不会因青春的流逝而感叹夕阳,丧失希望。因为有爱!我会等待我的传递和生命的延续!我深信,天主的爱永世长存,爱天主的人源源不息……
在此,人们往往仅仅停留在对这种奇闻逸事的感叹,却很少探讨其存在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不腐肉身”的现象似乎在提醒着沉迷在俗世沉浮人们:世上可能还有比荣华富贵更好的东西———灵魂。
我们在感叹经师们的同时,更应该好好反省自己:面对每日的福音教导,我们是否从中认出了救主基督?面对每日所领受的圣体,我们是否体会到了天主对我们的慈爱?
孔子很后悔,他的失误就是受了世俗思想的迷惑,才由衷发出感叹:“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耶稣家乡的人也是如此,受世俗思想的迷惑而失去了福音的喜讯,我们有时候不也是这样的吗?
六十岁的林神父感叹说,慈幼会来台传教已有五十年,只收录了三位本地会士。
在我们的聊天中,神父感叹教友越来越少,而且老龄化逐渐严重,他自己却心有余力不足。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很多教友的下一代已经失去了信仰。举个例子说,我们现在住在会长家,会长的儿子却不是教友。
有的人总是羡慕他人日子光鲜,生活滋润,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一个好运程。却很少反思自己努力了没有?即使努力了,又做对了几分?少了这样的自省,徒有对他人的羡慕嫉妒恨,于事无补,相反只会让我们心态失衡。
每个人都寻觅到自己与天主独特的经验,并感叹在这里真好,这样的活动真好。参与避静的成员一致表示:一支歌咏团的打造,需要长期的磨合和训练。同样,一个团体的塑造,更需要在点滴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