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希望的朝圣者,生命的礼物”,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主题带领、聆听修道人的故事、圣召家庭分享和感恩圣祭。
编者按:接到下面两封来信,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简单的字里行间透露的那份爱意,让我看到了一份希望,一份精神———“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享受风化的熏染下,已变得难能
——一位九旬老人的分享在陕西杨凌教堂的一次圣经分享中,一位92岁的老人的分享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老人说,在他们邻村有一位身患重病的妇女,丈夫在外工作,她的病经多方医治不
当人们说到“西瓜生”的婴儿时,不免让我想起孩提时代听老人说的中国古代戏剧《王话买爹》。《王话买爹》的故事说的是:在宋朝时代,八贤王赵德芳生有一子,可是这个孩子生下来是
教宗方济各在《永恒生命的光辉》(Candorlucisaeternae)宗座牧函中如此评论这位伟大的诗人。这份牧函于3月25日预报救主降生节当天发表,这绝非巧合。
教宗强调宗教协谈和文化协谈对促进和平的重要性,他说:“为了克服彼此的不了解,也为了巩固互相间以尊重与合作为基础、以整个人类大家庭的益处为目标的关系,这样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
最终的问题会是:你为生命赠与了多少?生命有赖於奉献,而不是靠财产。
藉著信德之光,一度瞎眼的人发现他的新身份,成了『新造的人』,能在新的光芒中看见自己的生命和周遭的世界,因为他进入了与基督的共融,提升到另一个层次。他不再是个遭团体排斥的乞丐,不再受到失明和偏见的奴役。
耶稣引用贫富对比的故事,主旨在劝勉世人明了一个重要道理:没有爱,到头来富贵是空的,反成了生命的惩罚。
因为,面对不再尽如人意的环境,在‘施’与‘受’的交换中,你更能思考生命,打开心门,倾听召叫,领受天主给你格外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