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张炜:宗教文学令我向往
2015-04-24

出于对水的功利心和惧怕心,所以才要对水(民众)好,从根本上缺乏一个生命对水的义务心和责任心。人对水好,对水爱,是一种生命伦理。

佛教"天主"与天主教天主的区别
2015-05-29

当时佛教在中国大为兴盛,因此景教传教士们在向中国民众介绍信仰时,运用大量佛教术语,以方便群众理解。因此早期景教经典中,甚至以"佛"称天主!

【书评】读陆徵祥的《回忆与随想》
2016-11-17

看看教会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对于一国政府来说,这是怎样一种无与伦比的支持,辅助其减轻责任的重担,而这个政权又如何不会为了全体民众的利益,而使这些享有大公无私美誉的教会组织发扬光大,繁衍兴旺。

耶稣会士在华教育及伟大的天主教教育家和政治家 —— 马相伯的启迪
2020-09-25

马相伯认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仅取决于民众的知识水平,而且还反映在它的道德水平,包括这个社会对其所有成员在社会伦理和行为模式上的规范。

《美妙的景象》宗座书函(Admirabile Signum) 有关圣诞马槽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2022-12-13

在12月25日,来自各地的小兄弟(修士)和当地农庄的民众来到格朝奥(Greccio),带着鲜花和火把,照亮了那神圣的夜晚。当方济来到时,他看到堆满干草的马槽,一只牛及一头驴。

特稿:新教宗将为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什么?
2013-03-20

当选后,首次公开会见伯多禄广场上的民众,方济各教宗不无幽默地说,他们把我从远方抓回来。他回来了,回到他父母的故国,回到天主子民团体的中心——罗马。

感悟主的恩典
2013-07-25

我们的灵命成长真的好漫长,就像出谷记中那背信弃义的以色列民众一样,痛苦时才会转向天主,其实,痛苦多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地走进主,没有学会舍弃和放下完全的依靠和仰望主。

最后的降福
2021-03-08

上主将您赐给他的民众,使他们沐浴在主的爱中。天主的慈爱永远长存。90多年,时光飞逝,已成了过眼烟云。

教宗方济各的“相遇文化”思想简介
2024-06-11

相遇和对话因此而形成一种“相遇的文化”,这意味着民众愿意以热情投身于涉及所有人的事项;这本身虽然不是善,却是一种实现公共福祉的方式(参见FT216-221)。教宗也鼓励我们在冲突与修和中迈向新的相遇。

教宗方济各就任一周年讲话辑录
2014-03-12

主教不应持君主的心态,应该作穷人并亲近民众。——教宗7月28日下午在里约热内卢接见了拉丁美洲主教团协调委员会成员时指出,亲近民众和与人相遇是衡量传教使徒职务的两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