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度念经、祈祷的默观生活,并欢迎向往默观圣召的男青年体验生活。
神父邀请大家常常默观十字架,默观耶稣舍己的爱,反躬自问今天我做了爱的功课没有?我能打多少分?勉励自己不断地到耶稣圣心那里去充电,成为天主爱的工具。
而事实上,这种对青年的失望观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并不是现代青年获得的“殊荣”。君不见,60后、70后、80后,哪一个不是在初为青年时就迎来一通上辈人的批评?
“教会学校可善用新高中课程中必修的通识科和其它学习经历,从中带出天主教价值,例如在探讨视艺与美术时,加入天主教的美学观”。
这个“脱离舒适圈”的时刻,是默观耶稣于白冷诞生的最佳时机。
在讲道的结尾,教宗回到圣母玛利亚“神圣的母性”上,说:“让我们停下来默观并默想,因为救恩奥秘的精华即在于此。”在圣母神圣的母性中,“有一条增进世界人情味的道路”。
这祈祷文字不多,用时不长,但也是默观式祈祷,默观天主爱的救援工程之三端主要事迹和我们藉此而享有的宠恩:天使报喜,圣母领报和圣言降生的奥迹。
那一年,在堂区与教友共庆逾越节教友们对耶稣的死亡及他对人类的爱,是用眼泪与痛哭声来表达。他们的信仰表达深触我心。他们给了我深入反省的机会,认识自己对耶稣爱的态度,及对爱的回应。受难始末记载:看这个人。
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但祂的死亡是信德见证最盛大的庆典,一如许许多多殉道者的死亡,以及几个世纪来当代世界真正使徒的死亡,例如:马希连·国柏(MaximilianKolbe)、埃迪特·
他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讲授要理,透过旧约圣经中勇敢妇女友弟德的事迹,勉励我们不要教导天主该如何做事,而要不屈不挠地信赖祂,相信祂也能从死亡中拯救生命。友弟德是教宗要理讲授中的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