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油”则使病患或垂死的人,灵魂肉身坚强,坚定其对永生的信仰。以上就是圣洗、坚振、圣体、告解、圣秩、婚配、傅油、七件圣事。弥撒祭礼一弥撒祭礼有两层意义。
其实,台湾的修会还继续关心一些较没有人能够有效协助的人群,如一些迷了方向的少女、艾滋病人、重度障碍者、失智老人等等。但修会必须重新分辨是否该放弃一些服务而转向更需要协助的人群。
他为监狱的少年犯洗脚;他拥抱艾滋和麻风病人;他给癌症患者带来希望和治愈。他呼吁青年人要做基督可靠的证人;教育者要成为人性的工匠和和平的缔造者;家要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坏境。
尤其是“希望之光”对艾滋病的关注也是值得我们参与的,我们把携带艾滋病患者的一些老人和孩子当成我们慈善事业的一个主要对象,每年的12月1日我们都组织教友宣讲这件事,也到社会上宣讲,引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当时教外人也给他们捐了款
前者仆人性服务虽然相当辛劳,也有危险(如因服务病患而被致命传染病感染身亡),但相对安全。后者先知性的角色和声音的危险性大,代价昂贵,因此,愈显难能可贵。
还有,即便是受过多年培训的神职人员,管理好一个堂区也并非易事:譬如筹建和维修圣堂,培育教友信仰,建立不同善会,施行圣事,探访鳏寡孤独和抚慰各种病患等,其中充满了艰辛和酸苦,通常也承受着巨大的困难以及内在与外在的各个方面的压力
耶稣基督在世时治愈病患、驱逐魔鬼、不畏强权、战胜死亡而复活升天。祂的王权不仅临于现世的生者,而且延伸到死者,更管辖魔鬼。在今生,祂的王权是救赎的慈爱;在死后,祂的王权是审判而定夺。
感谢天主,在那些纯朴的基督徒身上,在主耶稣的圣教会内,在那些充满喜乐而到处爱护弱小、帮助贫困、救护病患、传扬福音的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福音的喜乐,看到了跟随天主子耶稣基督而生活的喜乐,看到了得到天国,获得永生的喜乐
然而,主耶稣却走向非犹太人的地区,接触那里的人群,治愈各种病患。主耶稣在向当时的人启示了“成年人的天主观”。
无论是救助对象,还是参与救助者,基于信仰的慈善不再以信仰身份或地域身份、族群身份来划界,而是以“病患”为目标,以人类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