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了生命之粮,一个很明显的效果就是:对神圣事务不感兴趣,不喜欢读圣经、祈祷也没意思,最后会慢慢地为物质、消费和享乐主义奴隶。
该项教导是:感恩祭首先是基督本人的行为,其本身效果,与信友的参与方式无关。因此,大公会议以坚定和深思熟虑的话申明:“虽然弥撒为信友具有训导价值,但教长们认为,不宜普遍地以本地语言举行弥撒[12]。”
刚开始给教友带来了很多的改变,但在最初的两年里,效果太慢,一个人独来独往。可是不知道有天主在陪伴自己。
当时,我们都为韩神父捏着一把汗,生怕他的演讲达不到效果。然而,他让我们大跌了眼镜,韩神父的开场白和自我介绍就已经紧紧地抓住了学生们的心,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罗十10)我们从心灵上可看见:人寻求信德走的第一步,是天主赐的礼物及恩宠的效果--它运作并沁人心脾,使人内心改变。 有关这话题,里狄雅的例子意义特别深厚。
耶稣作为圣婴的图画也开始出现,最早的耶稣画像创作于公元235年的叙利亚,他被描绘成一个年轻的贤者,穿着希腊式长袍和披带——后者在希腊罗马社会中用来象征较高的地位,今日教宗肩上仍然围有此物,效果酷似清朝后妃领口那根丝带
而苏俄对东正教的清理也没有做到将其彻底从人民心中清除的效果,甚至人们在面对契卡的子弹时,还会划十字祈祷,中国的文革把所有儒学经典毁灭殆尽,信徒要挂着什么佛经,全是狗屁的牌子坐喷气式,连孔子的坟墓都受到牵连
我们不能催促她立刻回答,因为叩询上帝,不是五分钟可得到效果的事情,一定要耐心等待上帝的启示。但奇怪的是,凡母亲祈祷上帝以求决定的任何事情,结果都是良好的。
“信德”不仅让教友们及时了解教会的动态,同时也给教友们带来了福传的知识,提高了教友们的信德,为福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果。教友们提到“信德”,禁不住赞叹:““信德”,文字福传的一盏灯”。
作为一个生在中国的基督徒,从本地文化中寻找天主的影子,并不失时机地利用业已形成的文化氛围丰富自身及家庭信仰生活,因地制宜地利用其进行福传,可能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