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人不理解的对母亲说:“既然你信的神是真的,你那么恭敬他,他为什么不给你幸福,还让你受这么多苦?”母亲没有什么可辩驳的话,只是笑笑,她没有因别人的不理解而对自己的信仰有半点的动摇。
百年高龄的香樟树置身路旁在迎接着我们,登上122级台阶到达中山,这里有一座教堂,堂身的一幅对联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修孝子礼,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由中山至山顶“之”字形山路蜿蜒曲折,直达峰顶大殿路旁设有“苦路十四处
下山的时候,我们看到神学院的学生们赤脚拜苦路,有的把脚磨破了,我们感到心灵的震撼,自愧不如,同时,我们也都纷纷脱鞋赤脚下山。
潘神父首先宣讲了朝圣期间的要求,告诉大家十字在前、信旗紧随,朝圣者一律不得超越十字架,潘神父率先垂范,带领大家一处一处跪拜苦路,并亲自领念苦路经,每到一处主动席地而跪(不用跪垫)。
本堂常存宽神父特邀耶稣圣心会从意大利留学回来的贾瑞平修女、陕西神哲学院的宋克逊神父前来授课。本次培训班共有300多名教友参加学习。
相对于别的地区把将临期以苦修为出发点而强调守斋、克苦和其他善功,罗马的将临期则着重于礼仪的庆祝,直到第十二世纪才从高卢地区引进一些做补赎的特色。而且,最初几个世纪,罗马一直拒绝在主显节给人施洗。
(约二12-13)在头上撒灰,也表示忏悔和补赎,例如尼尼微人听了约纳先知的宣讲之后;就披上苦衣,坐在灰土中(纳三6)不吃不喝,悔改做补赎,求天主怜悯,不要降灾惩罚他们。
无论人生、事业、德行、工作,路途之上总会充满艰辛困难,需要谨记克胜艰险才是成功和成圣之道。勇德之修的绝佳典范乃耶稣基督。他明知苦爵在即,苦路于前,祈祷之余仍愿承行天父之意。
他像一个普通的天主教徒那样,时常祈祷、默想、省察、办告解、参与弥撒、领圣体等;他以一个修道人的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如做圣依纳爵神操、守斋、打苦鞭、行克苦等神功;同时,更以一个传教士的使命感来自我期许,他与神父们密切合作开创了上海教会
孩子在世活着再好也是苦,现在孩子的灵魂比我们还早升天堂呢。”唐山陶瓷厂李存:我父亲平时就常对我们兄弟姊妹们说:人逢乱世,信仰不能丢。地震的前两天,父亲还领着我们念经,我们哥俩在门外轮流放哨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