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我爱耶稣要胜过人间所有的爱”。
这个“生命的价值”不是任何人间的个人和团体所“赏赐的”,也是任何人间的个人和团体所无法夺去的。一日为基督徒,终生是基督徒,在永生里也是基督徒。
这是天主真理进入人间秩序所带来的冲突,是一种末世性的启示张力。灵修意义:这种张力不是毁灭性的,而是净化性的。我们必须决定是否将基督放在一切关系之上(参:路14:26)。
所有德肋撒修女的传记都告诉我们,她对人间疾苦,总有比别人更强的敏感度和同情心。而这也许是由于她信天主信得更深,或者说更加贴近天主的心。她感受到被天主召唤离开修院去为穷人服务的经验就是如此。
如:在无锡城郊新农村,宣讲的环保,山西运城宣讲保护人类拥有的资源,邯郸曲周龙湖公园宣讲和谐带来人间美等等,但最终落脚点都会归到信仰上。
甚至,我们许多时候,不知道如何才能怀有这些美好的德行,于是主耶稣教给我们祈祷: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天主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
可是,为给予我们第二生命,他却付出了无限的代价,受尽人间苦辱,甘愿为我们成为罪(格后5:21),死在十字架上(若19:1-30),连最后的一滴血也为我们倾流(若19:34),而且还借着宣告主的死亡的弥撒圣祭
在一个家庭或团体中,长期争论、批评、指责将无益于亲人间伤害的治愈及问题的解决。只有爱、宽恕、接纳、牺牲才是修和的基础,才会结出善果。金神父所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良善温和之路,也结出了善果。
天主对于忏悔是极其仁慈的,人间对于一般的过错也是宽容的。但是王海波神父为什么在学了弟子规之后,才去忏悔,令人感到苦涩,也是值得思索的。其一,俗话说:开门迎客,闭门教子。
在他生前最后一次,我得以面对面,近距离,有个人间交流地看到他,是在一次大弥撒中,那时他已经身体状况很不好了。弥撒后他坐着轮椅出来,几个护卫跟在后面。我又在拍照。教宗看到了我。他认出我,很深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