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代表团向欧盟理事会呈交了书面声明,其中表示:“作为教会,我们必努力建设和平及款待的桥梁,推动公益的全球观,著眼于一个有人性、社会性和可持续性的欧洲,让疆界内外享有和平,人权和团结互助得胜。”
同时也谈及对人权的保护,包括宗教和良心自由的权利”。公告最后指出,在会谈中“对一些与当前国际形势有关的问题交换了看法,包括即将举行的20国峰会和透过政治谈判来促进世界上的和平”。
这个倡议旨在敦促众人「聆听当代意义深远的疑问」,首先是「年轻世代对社会不公、侵犯人权和非自愿移民」等现象提出的问题。面对这种种的不义,「大学不能充耳不闻」。教宗赞许天主教圣心大学的「国际合作计划」。
问:皮扎巴拉神父,人权在圣地哪些地方更遭到侵犯?答:圣地的战乱把这里所有的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卷了进去。
当然,这些也应该促成更多的自由、承认更多的人权和社会权利,例如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才行。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有指望的前景,因为古巴正准备要签署联合国两项有关个人权利、社会权力、经济权利以及政治权利的公约。
因着民主广扬、人权受尊重自由得以实现,教宗为此感谢天主。教宗说,具摧毁力的权势仍然存在,但它永远不能得胜,它被击败了。而这正是希望的本质,基督信徒因为有这个希望而得以与众不同。
在亲自见证一位垂死病人在露德山洞前,用圣泉淋洒后的几分钟,霍然病愈的奇迹过程中,也同时见证了在他自己心灵的领域里发生的另一个奇迹:从理性逻辑的此岸飞跃到神圣信仰的彼岸,使他重新获得最宝贵的信德,并在他39岁时,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我来领这个奖是为了缺衣少食和无家可归的人,为了瘸腿的人,为了盲人,为了麻风病人,以及整个社会中那些没人要的、没人关爱和没人照顾的人,那些已经成为社会的负担和被其他人避而远之的人。”
对话是普世性的,对人类尊严和人权的强调需要不同信仰者互相尊重,相互了解并共同合作,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强友谊,提升各自的文化和宗教文明,并使这种积极的对话世代相传。
他的环境通谕却首次指出生态安全,同人权和人类尊严是兼容并蓄的一个整体。保护地球环境等同于维护社会公义与人文和谐,因此应特别关注受到环境破坏危害最大、被市场经济边缘化的广大落后地区的贫困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