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又说:“和耶稣建立友谊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恩典,你们有幸每次在祭台前为礼仪服务时,更新这个恩典。所以你们要始终忠于这个友谊,多阅读和默想福音,以圣体圣事来滋养自己,常常在圣体龛前朝拜圣体。
人们都忙着种棉花,而我却在教堂里忙了三天,写标语、办专栏、布置祭台等。
司铎年开幕礼则由苏耀文主教从复活蜡迎光展开,七十余台中教区司铎步上祭台传光,祭台上燃起盏盏生命之光,照亮教会的心。神父们随即先颂唱天主经,表达放下自我、以最神贫无私的方式跟随基督。
弥撒开始前,世界主教会议的神长们在一名手捧亚马逊土壤和植物的原住民的率领下走向祭台,教宗手持与会代表们赠送给他的权杖走在队伍末尾。这罐土壤和植物在奉献礼中由世界主教会议列席的平信徒和修女呈送到祭台上。
高龄86岁的枢机团团长在圣伯多禄大殿宗座祭台主持了当晚的礼仪,代替教宗宣读了事先准备好的讲道词。这篇讲道从《谢主颂》的首两句出发,即赞美天主、颂扬上主。
礼仪包括多项仪式:首先是烛光礼,在大殿前廊祝圣新火,祝圣复活蜡烛,然後举行游行礼,走到大殿中央祭台,宣报耶稣复活。接下来是圣道礼仪,有读经和颂念祷词,追述天主创造宇宙天地和救赎人类的历史过程事迹。
一位圣职人员走到祭台的前面,开始唱圣诞宣报词。诗词中宣布了救世主的诞生,是在履行人类和救赎的历史。基督信仰是以基督诞生这个历史事件为依据的。圣诞宣报词是用俄我略曲调唱出的,非常优美。
没有读经台,简陋的祭台很小又很低,勉强放得下圣盘圣爵和经书,神父读经时需大弯腰。这让在大堂口呆惯了的我感到惊讶,不可思议。弥撒进行到圣道礼高峰:神父讲道。
祭台上点了两根小蜡烛,微弱的火苗在跳跃,已有几个当地教友早早赶来了,跪在前面,连同我们也只有十来个人,听说原来几百教友进堂,现在却如此凄凉。
因为我坐在靠近祭台的前面,看得很清楚。这个举动象征着整个人类对救主的接纳。第四个镜头是礼仪结束时,教宗抱着圣婴,在十几名少年的陪伴下,把圣婴移居到圣殿马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