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教会中的不同神恩、圣召、生活方式、职务,便体现出来。所以,是否专务祈祷、服侍真道,也考验着我们每一位主教、神父,每一位肩负着福传使命的基督徒的信德。
1929年,刘浚卿曾经发表其《上刚恒毅总主教书》,指出教友不应与教外人士割裂,应该面向教友人士办报,不应划界自守,固步自封,不问世事,在现代国家中,教友应居于中国主人翁地位:于国内政治之进退,当局者设施之良否
他们不爱诽谤,不爱一口两舌、不贪钱财,但他们应在所有事情上,表现温良,富同情心,勤奋,在上主众人之仆的真道上行走”。
堂区鼓励教友们把进堂望子时弥撒的机会让给教外朋友。当夜子时弥撒参与的人数当中有三分之二都是教外朋友,神父在弥撒中的讲道侧重于给他们讲,效果很好,当夜要报名参加慕道班的教外朋友就有六、七百人。
父亲陈新之,圣名西满,有很多地产,又是开古董店的老板;母亲张士珍,圣名玛利亚,浦东富裕人家的闺秀,生有三男三女。他排行第五,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他家有很多房子,中间客厅改为小堂。
这场年长者聚会以长寿之福为主题,由圣座家庭委员会筹办。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见证与对话,上午9点半开始。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欣然接受教宗方济各的邀请,将出席第一部分的活动。
1864年,驻扎徐家汇的耶稣会在土山湾遗址上创设孤儿院,专收6岁至10岁的教外孤儿,“衣之食之,教以工艺美术,其经费由中西教民捐助”。
我也向我的生身之父和众人的父亲道一声感谢,是你们辛勤劳作,缩衣节食之资养育了我们,你们是一家之主,家庭的顶梁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千方百计培养子女成人成才,为社会,为国家输送后备力量、建设人才,诚功不可没
高雷庆:我从很小就受家庭影响,常常随老人进教堂,那时我就有一个夙愿:我要当神父,这是我人生的追求,父母亲一直支持鼓励我,从来不阻拦我。张秀荣:当您看到哥哥在祭台上作弥撒时,您是怎么想的?
圣座教义部3月14日发表一份通告,指出洪‧索布里诺(JonSobrino)神父两部著作内容的错误和危险性,这样的错误和危险性对信友的信仰生活能够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