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路是「巩固多边主义」,借以表达出「全球再次共同负起责任的意识,奠基于正义的团结互助,并能达成人类大家庭的和平与团结;这是天主对世人的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也应注意:1、领会整体思路,不抓住个别句子咬文嚼字,传统文化作品中也有部分作品,充满封建君权父权夫权思想,忽视幼儿、青少年、女性思想存在的价值和独特性,缺乏反抗意识;圣经《旧约》中有许多关于犹太历史事件的记载
世人住在共同的家园里,为能处理当代急迫的难题,我们需要恢复一切现实的深处所蕴含的团结意识。在各国驻圣座外交每年一度的聚会上,教宗指明他们的首要目标该是协助解决分歧、增进和谐。
他也是一个“有团体意识的人”,因为他爱牢房里的兄弟们,他甚至还成为一名失明囚犯的看护者。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给几位笔友写信上,其中一位笔友是费城的一位修女,通过写信她与巴威克建立了友谊。
在随后的一千年中,虽然传教的意识逐渐衰弱,但依旧是教会的主要活动之一。上世纪后期的梵二会议(1962-1965)再次给逐渐衰弱的传教行动注入了丰富的生命力,普世基督信徒的传教意识再次被唤醒。
纵观各地教会,信友们的福传意识都在不断提高,各堂区不同类型的学习班与培训机构都在持续发展和运作,大家祈祷读经的热火都在熊熊燃烧,朝圣团络绎不绝……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善牧&mdash
我们因此受邀深入研究自己的身份意识。」
教宗于是指出:为帮助别人祈祷,需要有转向天主的心;为教他人尊重圣所和圣物,必须在自己心中有基督信仰的神圣意识;为怀着基督的真爱帮助近人,则必须有谦逊的心和信仰的眼光。
脆弱的意识型态充斥在社会各个领域,催促基督徒对知识领域投注新的努力。
即使当代文化似乎失去了善与恶的意识,我们更需要强调善是存在的,善必定获胜。对近人负责,意味着愿意为他行善,渴望他向善的逻辑开放自己;关怀弟兄,就是说睁开眼睛看到他的需要,化解看不到别人痛苦的心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