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刚恒毅首先在本教区开始铎职生涯,并在其后的些许年月致力于雕刻事业,于此,他对神圣艺术表现出极大的热忱。
结语 综观高一志神父在华二十余年的传教生涯,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其传教与著述可谓硕果累累。高神父在中国的传教生涯,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位司铎并没有多年的辉煌的铎职生涯。从他周围了解他的人口中可以得知,假若他活着,他一定会竭尽全力让自己的铎职生活硕果累累。
在二十周年期间和庆典中,上至澳洲总理霍华德及新南韦尔斯省长,下至曾作访客的过路神职都撰文祝贺,悉尼的主教枢机,更以这团体为荣,并认为这是香港教友培训的好基础所致,因该团体百份之九十是从香港移民组成的。
带着一糸列的疑惑,近二、三年来我步入了网络生涯。在网络UC的福传房间我结识了许多神父和热心福传讲道的主内弟兄姐妹,有些甚至是放弃了家业的媒体名人或资深的博士。
岂料勒诺曼一本正经地实话相告:“您将结束修女生涯,与一位富家子弟结婚。”院长当然不信,认为是小孩在胡言乱语。不料,过了一个月,真的就有一位富家子弟向院长求婚。
其次、中国神职、教友普遍缺乏灵修上的培育和陪伴,如果没有深层次的灵修生活做基础,我们灵性的生命就没有成长,就不会坚强,也就没有力量来传递这份有生命力的信仰。
其实,教会高层也提倡本地化,1919年,教廷发布《夫至大》通谕,强调培养本地神职人员,认为福传的目的不是要建立一个由外籍传教士管理的教会,而是要建立一个由本地神职领导的本地教会。
中国教会最近的一个变化是,许多神父、修女到不同的地方学习,神职班和教友的水平也在不断地增长,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所以我觉得,从某个角度来讲,西方欧美教会,需要向中国教会来学习。
比如体育组每一年都要举行一次“全民”性运动会(神职队也积极参与)。通过各类的体育比赛,不但增强了修生们积极锻炼的意识,而且还加强了他们的团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