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传教之余,还以余资施济贫民,并照顾那些无钱治病的穷人。1625年3月,《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周至县城附近发现。当时在西安传教的曾德昭神父成为目睹此著名石碑的第一个欧洲人。
教宗在弥撒中还为四名男性慕道者施行了圣洗、坚振和圣体圣事,他们分别来自意大利、阿尔巴尼亚、俄罗斯和美国。教宗于3月31日复活节清晨在推特上重申他弥撒讲道的思想,发推文说:接受复活耶稣进到你的生命里。
市民魏晓军从常赞摆摊第一天起就大施援手,20多天来,瓜摊大小事都由他张罗。一开始想法很简单,打算买俩瓜就走,接触以后觉得有责任帮帮他。
吴彰义神父和当时的施培德修士及我要做这项工作,我们觉得很兴奋,但找不到资金。当彰义上楼请苏神父帮忙的时候,我们的项目资金就有了着落。
也许应该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悬崖勒马,不再重蹈类似陈小良的覆辙,积极主动、珍惜善用救主耶稣从十字架上所换取的血价,抓紧时间,以言以行,广传福音喜讯,分施基督救恩,使普世万众皆能获享永生。
因为教会的性质就是传教性的,教会只有认真履行基督的命令,才堪当救恩分施者的称号。所以,为使天主的救世计划,尽量接触到各时代、各地区的每一个人,全体教友都有参加福传的崇高任务。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香港沦陷,很多难民到梅州,时值灾荒,天主教为难民施粥,每天有600多人到天主教堂排队食粥,同时为一些逃难的妇女儿童解决住宿问题,组织难民做纸扇、鸡毛扫、织竹篮等,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
1931年由西班牙传教士易兴化在肤施(今延安)桥儿沟开始兴建,1934年竣工。教堂现为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室内训练场地。
送走老人,我听神父和教友说,老人名叫李桂芝,家住施家沟,来教堂要倒两次车。可老人家天天来教堂望弥撒,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每周老人坚持到学习点学习,从不耽误。
从小就受父母和施神父的影响,10岁的时候就提出想要修道。父母还是非常支持我的想法的,告诉我,要好好读书,读书好了才能当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