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时起,耶稣就开始向门徒说明: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受到许多痛苦,并将被杀,但第三天要复活。伯多禄便拉耶稣到一边,谏责他说:主,千万不可!这事绝不会临到你身上!
她为我们培养出了一位大司祭,完成了一位做母亲的使命。被尊称为基督信徒母亲典范和主保的圣妇莫尼加,为儿子奥思定的回头和皈依,日日祈祷,从不间断,最终换得了儿子忏悔的泪水。
这不是某一个人的恶贯满盈,而是以色列民族上层的恶贯满盈;因而从义人亚伯尔到司祭约雅达的儿子匝加利亚,他在约阿士作王时因指责犹大众首领离弃天主,干犯天主的诫命,被用石头砸死在圣所与全燔祭坛间(编下24:17
耶稣还说过:不要抵抗恶人;而且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玛5:39);但在大司祭亚纳斯的差役打他一个耳光后,并未让他再打,而是义正词严地反问说:我若说得不对,你就指正哪里不对,若对,你为什么打我
当官兵们来抓耶稣时,伯多禄首当其冲砍下了大司祭仆人的一只耳朵,为保护耶稣。
当天是天使报喜瞻礼,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提到两个报喜:第一个是天使向匝加利亚预报洗者若翰的诞生,当时匝加利亚正在上主的圣所内履行司祭职务,众百姓都在圣所外等候;第二个是天使向玛利亚预报基督的诞生,这件事却是在加里肋亚一个偏僻地区
但你们为我应成为司祭的国家,圣洁的国民(出十九5-6)。
第三是精神上的大公合一,以深入且和谐地实现耶稣大司祭的祈祷:愿他们合而为一。
每位宣誓领洗的人,天主在给予他新生命的同时,也赋给他君王、先知、司祭三个职务,具有不可推卸的福传使命。
教宗表明,耶稣不赞成司祭长和民间长老那种「表面功夫」的宗教情操。上主告诫道,「税吏和娼妓要在他们之先,进入天国」。同时,教宗也提醒,耶稣这番话不该被理解为「不遵守天主诫命、不合乎伦理道德」,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