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15日在圣玛尔大之家清晨弥撒的讲道中表示:耶稣要求我们仁慈待人;那些内心软弱、不以基督为基础的人,很可能变得外表严守法律、内心却虚伪和投机取巧。
教宗提到耶稣第二次显现事迹中的两个主角,即多默宗徒和耶稣。前者代表我们所有人:“当上主显现时我们不在晚餐厅”,所以“我们既没有其它具体记号,也没亲眼看到耶稣显现”。
我们通过三个问题一起默观今天的福音和读经:(1)耶稣是谁?(2)我是谁?(3)他/她是谁?1、耶稣是谁?
梵蒂冈讯:教宗方济各元月3日上午前往罗马市区的耶稣堂主持弥撒,庆祝教会礼仪在当天纪念的耶稣圣名日。以耶稣圣名为名号的耶稣会在罗马的会士们与教宗共祭。
悔罪的泪——是从心灵伤口流出的白色的血是透析罪恶病毒的药液是涤除污秽净化身心的洗洁精是超性生命不断更新的精神饮料和非常值钱的香膏一样珍贵而她却毫不保留地全部倾付集中到耶稣的脚上也正是主人西满和那些高贵者所忽视的地方借以显示自己悔罪的谦卑和真诚悔改其实也需要勇气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怎样评说都该把潜藏在灵魂深处对主的依恃和信赖表现出来敢于抛弃自己微不足道的尊严设法亲近耶稣以最诚朴的补爱行动换取主的怜悯和宽恕就像这个为耶稣洗脚的罪妇以悔泪洗涤用头发揩拭用香膏敷抹以看似迟到的爱俯首亲吻耶稣因自己和别人的罪所造成的伤痕从而使
耶稣从另一个观点来看生命的痛苦。他面对磨难却不绝望,他不怕吃苦,也不怕遇到挫折。许多人对他失望透顶,就连最亲近的门徒也打击他,但是他平静地承受了那些挫折。
最后,教宗谈到在圣座部门服务应有的圣德说:圣德意味着浸入圣神内、向天主敞开心怀及恒心祈祷的生活,在与同事相处中虚怀若谷,以友爱相待。
(梵蒂冈电台讯)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与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有如同胞手足,心怀同样的情操。他们虽然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却因着对耶稣和对近人的爱而极其相似。
基督宗教认为,耶稣的死是天主为了拯救世人的罪恶,耶稣被钉十字架受死是古代先知在圣经旧约上早就预言了的,是他必定要成就的生命道路。
他认为耶稣的受难是马尔谷福音的核心,其他的章节都只是引子而已。首先要说的是,耶稣三十年的隐居生活,在马尔谷福音中只字未提,玛窦和路加福音则只用了两页的篇幅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