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访亲,德贯古今,满怀慈悯,意纯情真;蒙主大恩,孕育至尊,彰显宽仁,让爱延伸。圣母访亲,超凡绝伦,传递喜讯,心急犹焚;及时访问,甘受苦辛,诚朴谦逊,服侍表亲。
老板又说:现在有些人已经到了不夺不餍的地步,有些人虽然行善,却是以慈善为幌子,背后的目的也是昭然若揭的,退一步,如果真奉献,和李神父的奉献相比,还不是一点一滴吗?而李神父的奉献是他自己的全部。
那双医治人类的慈柔之手,首先代表着耶稣的爱之恬美,接纳并抚平人类心灵的创伤,人类将在他赋予的祝福之中成熟起来。或者,更深层的寓意着,即使基督教会在受难的时刻,也仍旧因基督之爱的抚慰而使教会稳如磐石。
主耶稣慈眼低垂,仿佛凝视着祭台上那枝斜插于瓶内的腊梅,那羊脂玉似的花瓣,如烟霞一般,缓缓的舒绽着……基督也在看花开花谢吗?清晨,到圣堂,乍见腊梅落下了些许花瓣,静静地躺在主前。
事实上,我们所有的基督徒,也都希望自己能有如此美好的“结局”,将来能同圣母一样,在现世生命终结之际,“无病无痛”无忧无虑,安抵天父慈怀,乐享永远真福。
轻轻打开《圣经》的首页,一个老者的形象跃然出现:卷曲的头发,高高的鼻梁,隐约中深邃的眼神,还有那宽宽的额头,无不充满着慈祥和不尽的智慧!
驻足仰瞻他温和善良的慈容,我们思念与追忆的心弦被再次拨动,一首无法落音的挽歌反复回响在耳畔,经久不息。曾几何时,你可记否?
天主无限的慈爱在耶稣圣诞的事迹中向我们每个人展示了出来。在耶稣内,天父开启了与我们的新关系,他在他的圣子内使我们成为他的儿子。
是的,德肋撒姆姆的形象已深深铭刻在了世界人民的心上,因为透过她,我们又看到了“向穷人传报喜讯”的基督,又看到了慈祥和仁爱的耶稣。
我说:“通了你就叫妈,她很慈详,可亲。”电话那边传来了“喂”,我赶快说“嫂子,这里有个女孩,她非常想念家,你和她说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