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耶稣召唤你们,你们不要害怕,以慷慨的心去响应祂,特别是当祂要求你们来跟随祂,度修道或司铎生活。 你们不要害怕!你们要相信祂,你们必定不会失望的。
第一个响应是满怀赞叹及感恩之心接受信仰──天主史无前例地先主动召唤我们。对信仰的正面「响应」标明了我们与上主光芒四射的友谊故事开始,这友谊充满了我们的人生,也使我们整个人生意义得以圆满。
在这圣召日益匮乏的今天,你们蒙受天主的召唤,为基督慈悲做生活的见证。因此,你们要忠于圣召使命,日进于德,学习教会信仰,活出信德,实践福音教导。
(玛5:7)我们的教会在耶稣的这句话中看到了基督在召唤我们采取行动,教会在努力施行这种慈悲。山中圣训中的真福八端,指明了我们自我改造和归依的方式,但其中有关怜悯的这一条,在这方面说得特别铿锵有力。
看到喊他爷爷、姥爷的孙男娣女——这些迷途的羔羊,他感到有种使命在召唤:要把这些羔羊一个一个找回到天主的羊栈里。
顿时父亲一身轻松,感觉自己又重新恢复了力量,坐了起来,召唤母亲说:你过来,我好了!母亲以为父亲是病人死前的回光返照。
也就是说,我们受召唤,以我在2018年世界移民与难民日文告中所提及的四个动词:接纳、保护、发展和融入,去响应这场牧灵挑战;除此之外,我希望还能再多加入另外六组动词,而每组动词彼此之间,附带有因果相连的关系
四旬期召唤我们把信心和希望都放在天主身上(参阅:伯前一21),因为只有当我们双目注视着复活的基督(参阅:希十二2),我们才能回应宗徒对我们「行善不要厌倦」(迦六9)的恳求。我们祈祷不要厌倦。
教宗方济各在2018年圣若瑟瞻礼写的宗座劝谕《你们要欢喜踊跃——论于当代世界成圣的召叫》中多次强调:人人都被召唤成为圣人,因为我们追随和信仰的主是圣的。
祂召唤你和等待你重新开始。当你因悲伤、怨恨、恐惧、疑虑或失败而感到沮丧时,祂总是陪伴在旁,重新赐给你力量和希望。3.我怀着挚爱之情,向所有青年基督信徒发出这篇宗座劝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