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然后回答斯卡尔法里提出的人死后,他能思考天主的思想是否也将死去的问题,教宗说:根据基督信仰,这个世界无论如何最终将会结束,而当人在世上的生命结束后,人的存在却不会结束,他会以一种我们未知的形式存在,
(若13:35)将来在天堂,我们会永远享有天主的家,但此刻在世上,我们要先经历艰苦的锻炼,为那永恒的爱预备好自己,天主训练我们的方法,是给予我们一些家庭责任,而最首要的是实践彼此相爱。
圣伯多禄勉励牧人以坚固的信德抵抗魔鬼,他告诉他们在世上的兄弟都遭受同样的痛苦。
我无时无刻地不在履行着母亲的遗嘱:“孩子们,你们要多多依靠圣母,因为你们世上的母亲为你们只是头衔,许多事无能为力。天上的母亲———圣母才是大能的。”
人在世上不得享见天主的本体,不能懂透天主的奥妙美善,所以需要有信德。接着是盼望天主的救恩,盼望天国的来临,而进入天国非有礼品不可,这礼品就是我们的爱德的果实。
他要使万物更新,是一切真善美的泉源,世上所有宗教和文化中的真善美,都无一不是源于这位真理之神。
又说:“我是一个这样的人,我钦佩世上所有的工程师,可是我深深地钦佩那位伟大的工程师———天主!”天主是爱。人们要上爱天主,下爱世人。爱迪生为人们的需要而辛勤发明创造,不正是天主之爱的具体表现吗?
而天主教讲的是一个爱字,是说天主爱了世上的每一个人,愿意让每一个人,不管是好人坏人,还是有无信仰的人,都能够因着他的爱得到永远的生命。
让科隆名声远扬的还有被誉为世上最美哥特式建筑的科隆大教堂,相信大多数来科隆的人都是冲着这座教堂而来的。经历了二战的硝烟弥漫,唯独科隆大教堂幸免于战火的摧残,完整地留存至今。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一个旅途中的人,我们最终都要回到天堂上去,我们在世上所做的一切,决定我们如何去面对天主,所以在这个旅途中,我们需要互相看守,互相扶持,互相支持,我们的生命是一个永恒的生命,因为我们的信仰让我们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