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3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谈论了亚巴郎的榜样。在这位「信德之父」身上,我们看到与天主建立关系的新方法。
她回应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喊的那声:「我渴」(若十九28),照顾临於弱小受苦者身上的主耶稣。德肋撒修女在漫长的爱德事工中始终坚信,受苦者必能从她慈祥和蔼的眼神中感受到耶稣的温柔慈爱。
主人给他们炒了一盘菜,盐放了很多,他们7个人也没吃几口,因为咸得根本吃不了。第二天他们走的时候,那家主人也没有给他们准备早饭。白万庆和同行的教友们都哭了,假如这里的教友没有流失,他们还能吃不上饭吗?
01在缅怀米理朋神父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耶稣会原奥地利省会与河北省东南部,尤其原景县教区,即今日的衡水教区及其临近教区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渊源。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基督徒的希望,尤其论及希望的仇敌。许多人不顾艰难困苦,顽强奋斗,寻求更美好的未来,相信自己的子女必能过上一种更公正和更安详的生活。
自梵二后教会愈来愈重视福传的作用,的确也收到了突出的成果;各种各样的福传方式也吸引并加深了人们对救主耶稣和教会的了解。
在《教会宪章》的分享中,强调了积极参与教会建设的重要性:教会是以天主为中心,以基督为中心;无论谁有这样那样的神恩,都是天主的光荣,作为个人不可以标榜、窃取天主的光荣。
动物的生命不能脱离呼吸,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当然不能例外。我们每天在不停的呼吸,我们的生命就能维持下去;一旦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了呼吸,我们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我们的肉身生命就是如此。
他们就彼此说:“当他在路上与我们谈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不是火热的吗?”(路24:32)复活节是基督的教会庆祝生命战胜死亡、光明穿透黑暗、修和拉近分歧、希望取代绝望的时期。
原祖父母由于轻信魔鬼的引诱,对天主也有了嫉妒之意,吃了不该食的禁果,就这样丢掉了管理地堂的殊荣。我们做教友的毕竟生活在现实,而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修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