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信德”,源于喜欢写作,又蒙编辑老师的厚爱时常得以刊登。但同时也喜欢信德丛书,因为那是所有写作爱好者学习的典范和灵修的根本。记得第一次写稿子被刊登时,收到了信德和几本书籍。
我的养父母蒙主恩召已有数年,他们生前的信仰生活依然感动着我,影响着我,为我做了很好的榜样。作者(后排中)与丈夫、儿子一起看望养父母我籍贯福建省。
今日亦然借着他建立的大公教会和与无伦比的七件圣事,在治愈世间所有信赖他的人,他透过告解圣事,不断地复活濒临于丧亡的灵魂,他临在于世界各地的每台感恩祭中,仍不断地宣告使人蒙福的天国喜讯。
死时有大罪但已痛悔蒙赦的人,或只有小罪和罪罚的人下炼狱,补赎做完以后才能升天堂。这是圣教会的一贯信仰。圣多玛斯说:炼狱的苦同地狱的没有什么区别,不过炼苦有头,地狱的苦没头罢了(永罚、永苦、永死)。
著有《中国数学科学札记》《满蒙语文典》、《中国文献纪略》《匈奴中国交涉史》,译作《华英通商事略》、《重学图说》《汽机发轫》《续几何原本》《数学启蒙》《代数学》等。
因此,我们蒙召把基督作为生活的中心:走出自己,在基督内寻找给我们止渴的水,同时克胜那导致我们患病和暴虐的诱惑,即自我参照的诱惑。
发生在耶稣身上的这麦粒的活力,也必须在做基督门徒的我们身上实现:我们蒙召在这个复活节丧失我们的生命,却接受一个更新和永恒的生命。怎样才算丧失你的生命呢?成为麦粒又意味着什么呢?
五位神父同台祝福信友圣诞快乐,新年蒙福圣诞节天明弥撒由李小国神父主祭,3位神父共祭。
无论事情顺与不顺,我也都能感谢赞美主,因为我切身体验到:眼看着不顺的事,但后来结果却蒙了大福。因此在人看着不好的事情上,也应该感谢赞美主,这是我近两年由经验中所学到的。
这样,我们最终在天主经中所做的第三个祈祷,就是我们一步步靠近天父,以至天主的旨意能压倒拉扯我们的低下的自私,使我们能够承受至高之天,我们就是为此而蒙召的。(连载七)教宗本笃十六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