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位神父,30多位修士修女及众多教友共同见证了这神圣的时刻!
本次接力意向:为堂区修缮;为去世的神职、修士、修女及我们的亲友恩人祈祷。11月27日早弥撒后,开始第一次接力活动,堂区安排了每个团体半个小时的时间集体拜圣体。
1999年5月16日,王崇喜教友(左一)到小巴拉盖村,为88岁的陈德英修女送葬太平间内显爱心十几年前,住在东河火车站附近的张振玉教友,因在东货场穿越铁道时,不慎被疾驰而来的火车撞死,尸体被铁路公安放到包头铁路医院的冰柜里达三个月之久
天津:小德兰我是怀着回家的渴望踏上这次朝圣之旅的,每日平凡的生活,以及隐藏在平凡生活之下翻滚的惊涛骇浪:那些厌倦、那些怀疑、那些太久以来的征战——自己与自己的,自己与他人的,自己与天主的
一,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人生总有那么多的抱憾,尤其是在你一厢情愿地认为,那些默默站在背后支持你、无条件地做你的朋友的人,永远会在你寻求支持的时候为你等候——这次的抱憾无关友谊的背叛,而只和岁月、衰老、
何泽清助理主教(万州教区助理主教)先概要地介绍一下我们万州教区,我们万州教区是小而有名,是中国教会中的第一个国籍教区,1997年划归重庆,现有教友6万多人。
姚公一生饱读诗书,文学功底深厚,喜爱著文和翻译,《爱的呼声》、《退思恳言》、《小牧童》、《圣母小故事》、《圣龛中的呼声》、《师母篇》等脍炙人口通俗易懂之书籍,皆出于其笔之下。
姥娘董氏,圣名加大利纳,1925年生于一虔诚的教友家庭,其父为小堂口的会长,敬主虔诚,所以姥娘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公教教育,后经教经言要理的贞女丁大姑介绍,嫁到了大堂口尖山圣母朝圣地胡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使各地教会迅速发展起来,我的家乡虽然是个边陲小县,但信仰的种子也在这里快速地生根发芽。我家邻居胡四奶的儿媳陈姨率先在村里信教,不仅宣扬天国的福音,还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
c.辅祭的衣服虽有不同,(比如辅祭员平时辅祭是穿小白衣,但到大的瞻礼要穿上红裙子,有时还要戴上黄披肩等)但在堂区内都是一样的,没有等级的分别,在天主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是兄弟,共同为天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