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带来的伤害、毁坏和死亡,让我们看到了罪的代价和后果,因此而归向耶稣基督,更加信赖天主、依靠天主,不仅如此,我们更需要从天主而来的信心以克胜罪恶,克服内在的软弱,成为一个新人。
经过在纳匝肋多年的“隐蔽生活”,耶稣以一个高度的象征姿态,来开展祂的公开生活:没有任何罪的耶稣,将自己沉浸在约旦河那肮脏的水中。这里的水,都是人们经过若瀚的施洗,洗净他们的罪过。
答:因为罪往往从内心的贪欲开始,天主不仅关注外在行为,更关注人内心的洁净与节制。二、天主显现与百姓的反应问6:天主显现时,百姓有什么反应?
随从圣神引导行事,“随从肉性的人,切望肉性的事;随从圣神的人,切望圣神的事。随肉性的切望,导入死亡;随圣神的切望,导入生命与平安。”(罗8:5-6)同时要千万小心,不要干犯圣神。
一年前,加拿大最高法院声明,法律禁止公民寻求医学性协助自杀与宪法不符,要求政府在一年内修订现行法律。这将意味着使安乐死合法化。这一年的时间将於2016年2月截止。
圣座国务卿指出,梵二神长们「坚持,在庆祝神圣性的礼仪时刻,参礼者得到圣化」;教宗方济各也曾如此表示,说:「礼仪是教会全体子民的生命。」
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你们存留谁的,就给谁存留(若廿21-23)。这段话为我们揭露了修和圣事所包含的最基本的动态。首先,我们不能给自己赦罪。我不能说:‘我赦免自己的罪’。
这句话的寓意非常深刻,如果我们要报自己受屈受冤受辱受害的仇,那就首先要想想自己罪的凶恶,正是因为我们的罪而将耶稣置于死地,使他受苦受难而被钉于十字架上殒命,但他并没有找我们报仇,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怜悯宽恕我们
故事的前半部,讲的是小儿子和公开的罪。它让人很明显地看出,人们所犯的过错,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故事的后半部讲的是隐秘的罪。罪过是隐藏在心中的不满、不平的怨怒,他们都需要父亲的爱和支持。
(谷20:2-5)耶稣说:“一切罪过和亵渎,人都可得赦免;但是亵渎圣神的罪,必不得赦免;凡出言干犯人子的,可得赦免;但出言干犯圣神的,在今世及来世,都不得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