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就合各民族和地区的传统及禀赋,并按“礼仪宪章”40条所述,因为有用及需要,所作的改变(varietates)及较重大的适应(adaptationesprofundiores),均须遵照《罗马礼仪与文化互融训令
(创3:16)的训令,“女尊男卑”“妻为夫纲”。经常对丈夫实行刁难、责备,只重视自己的父母亲友而轻视公婆及丈夫的亲友;有的经常大发雷霆,甚至对丈夫谩骂,俨然像一个泼妇,贤慧温柔荡然无存。
原文宣布「延续不断的传统」6.梵二颁令修订「弥撒规程」(OrdoMissae)时,训令某些礼节「要按照圣教父们的原始传统」(adpristinamsanctorumPatrumnormam)[11]予以恢复
AAS,57(1965),pp.762-769;《天主子民信经》(Solemnisprofessiofidei),1968/6/30,AAS,60(1968),pp.442-443;圣礼部,《圣体奥迹训令
注:[67]参看「礼仪」n.53.[68]参看圣礼部,《大公之中训令》(InterOecumenici),1964/9/26,n.53,AAS,56(1964),p.890.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教会发布教友福传的训令,教友们理当人人响应,教会才能复苏繁荣。但总是有人讲:我不会传教、讲给谁听呢?、现在还有谁信呢?
礼仪部训令“论圣礼中的音乐”中指出唱经班的角色与使命:“依照歌曲的类型,妥善地完成属于自己的部分,同时协助信友积极地参与歌唱;大堂区和小堂区都应成立唱经班,也应适当地给予他们礼仪与灵修上的培训,使他们善尽礼仪上的职务
在教会《圣乐训令》中提到圣乐的圣是因为它具有圣与善的本质,形式高雅及神圣(分别)与只为敬拜天主而创作,为举行崇敬天主的仪式(专用)。
总主教解释说,天主的仁慈不免除祂的诫命和教会的训令,因为成圣和公义也属于天主的奥迹,它们的属性不该被埋没。
关于这事,我想借着我们记忆犹新的训令「基督对于移民的爱(ErgaMirgrantesCaritasChristi)」来描绘一幅图画(参阅os.2,42,43,62,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