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在犹太人前宣道的时候,又多次指出,《旧约》诸先知的预言如何在耶稣身上应验了,致使自己的教训更著成效(宗3:15-40;13:3)。
感谢与求救厄玛乌-尼苛颇里真福团体不忘他们得到的援助:「七公里外的一位犹太经师跟我们联络。他说,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去他们那里。我们便到那里过夜。」
在大众的眼里,同这位“穷寡妇”相比,当时的经师和法利赛等人士,不仅生活富裕而又有尊严,更代表了犹太人中“虔诚而圣善”的“信仰模范”。
当天的福音取自《马尔谷福音》,记述人们对耶稣的教训感到惊奇,因为“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威似的,不像经师们一样”(一22)。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针对耶稣和经师在权威上的区别作出阐释。
耶稣告诉法律经师们,亚巴郎欢欣喜乐地企望看到祂的日子,他看见了,极其高兴。教宗指出:这正是那些法律经师们不理解的地方。他们不懂得许诺的喜乐;不懂得企望的喜乐;不懂得盟约的喜乐。他们完全不理解!
位于犹太边缘地区的加里肋亚,因为住着许多外邦人,所以受到严格恪守法规的犹太人藐视;依撒意亚先知也因此称之为「外邦人的加里肋亚」。教宗观察到,加里肋亚位于边界,不同种族、文化和宗教的人们都在那里相遇。
他决定了许可外邦人入教;由他召集了第一次大公会议,公告新入教的勿庸再守犹太法律。他治理安提阿教会七年以后,向西进发,作了第一任罗马主教、相传前后有二十五年之久。
什么叫“经师”?二者有什么社会地位?
众人都惊奇祂的教训,祂讲道具有权威,不像其他的经师们一样(谷1:21-28)。
天主选犹太族裔,因为犹太族是天主拣选的民族,这样就给了耶稣一个正统的身份;但是,天主在给耶稣选择家庭背景的时候,却选择的是一个贫穷和受苦的家庭,这个当然是为了体现天主派他来世上的目的,以此也开启了他从罪恶中救赎人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