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老家在山区,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掘土打井是他常干的活儿。因长时间在潮湿的地洞里掏土,二十几岁便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瘫软在炕上。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无钱医治,以至病情愈发严重。
‘灵魂好似一块干旱枯竭的无水天地’(参阅《圣咏》六十三2)。”“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着忧郁、孤独的时刻。《圣经》坦白地道出疾病、不正义、朋友的背弃或仇人的威胁这些人类处境。
然而,正是在空旷无际且干旱的荒野中,“上主的光荣显露出来”。这对于人类的期盼是一个惊喜,也是值得领会的一个美好讯息,因为上主看重微小和卑微的事物,要求我们内心贫穷,不骄傲,“一如荒野是贫瘠的那样”。
就好像一条将珍贵活水流到干旱之地的溪流般,在领受预报救主降生的喜讯后,玛利亚立即在她的怀里“带着”天主的喜讯,送到那些渴望天主真理和喜乐的人。
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北方部分地区长期遭受严重干旱,农作物大面积歉收。
如洪水、干旱、地震、海啸、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我们一方面看出天主的全能,他主宰一切;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人是多么的软弱无力,人定胜天是不可能的。但从这些灾害中,我们得到什么教训。
七月如火,车在大山中穿行,因为我是在平原上长大的,初看到高高的大山,心里有一种别样的心情,近几年西部一直干旱少雨,大山几乎是光秃秃的,山上的树也是无精打采地卷曲着叶子,似乎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然没有那种
所以我们在圣堂内更要严以律己,讲文明、有爱德,这样才能为教会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才能赢得教外朋友的尊敬、认可与信服,这样才能把福音的种子根植入更多干旱贫瘠的土地。
六、天降甘霖解久旱1864年8月,鲍斯高神父邀往大山镇,去讲圣母升天节前的三日敬礼道理,那年气候干旱,该镇已有三个月不下雨了。村民虽多次祈祷,都无济于事。看来,那年的谷物就要全部失收了。
在此圣召匮乏的年代,这样的圣召家庭已实属罕见,可谓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干旱中的滴滴雨露。于是笔者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对他们夫妇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