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不希望我们在生活中甘心认命,压抑心中渴望改变生活的悸动,认为「一切都不值得奋斗」。
真正的宗教信仰是给人带来自由和喜乐,平安和健康,消除人们心理上的压抑和矛盾。但我们很多时候却被许多宗教信仰的教条所束缚,造成难以背负的重担。
面对这次台湾50年不遇的大灾,听到、看到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消息和画面,心里难过、压抑,也感到我们人类的脆弱和有限。逝者已去,生者还要擦干泪水,勇敢地好好活下去。面对现实,我们能做什么?
在其它地方,尤其是在西方世界,很多人自行压抑自己的道德或宗教理念。但是,这样无法走出困境,或者无论如何,不能更好地走出来」。
我们的信仰是产生希望和喜乐,或者我们中间仍抱持被恐惧压抑的信仰、一个恐惧的信仰?我们在教会团体中宣告的天主的面容是什么?是释放和治愈的救主,还是用罪带来内疚感来制服我们的可怕的天主?
近些年来,大陆教会神职人员放弃圣职离开教会的事时有所闻,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三种情况:一、神职人员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精神负担以及长期积累的思想压抑,得不到释放或不被人理解而造成的结果。
作者:可以,心病还需心药医,你心里压抑、烦躁,所以你睡眠不好,假如你有了信仰,你就会有所依靠,你的心里压力就会消除,就会正确分析认识当前的处境,也就会瀛得天主的助佑,从而解除烦恼。
无边而压抑的黑暗里,是否会感觉到孤单与荒凉?冰冷与恐怖?如果我们的世界永远在黑暗里奔驰,没有光明的迹象,那会怎样?请再想,当曙光从地平线升起,驱散黑暗,使万物重见光明,是多么美好!
学者陈漠指出:当丧失了多元化的价值观,成功只能用一种评判标准来衡量的时候,也许有人成功了,但整个社会只能充斥压抑和失败。
后半段则在赞美天主济弱扶穷,提升被压抑者,他至公至义,圣善无比。“上主是热情洋溢的君王,对他的受造物百般关切,他尤其关心贫穷和弱小的人”,这是教宗这篇要理讲解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