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礼仪之争:与文化观念相联系的经济因素
2013-10-31

清朝末期,传教士在泉州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国传播时,祭祖问题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中国礼仪之争。至清末,基督教在中国新一轮的传播中,祭祖仍然是困扰民教双方的一个突出问题。

从文明祭扫看明清祭祀中最初的礼仪之争
2024-04-03

众所周知的中国礼仪之争持续百年,不仅对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巨大,而且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礼仪之争最初仅仅是天主教内部对中国祭祖祭孔礼仪的争执。

礼仪年与礼仪空间
2011-11-18

同样的在一个好的礼仪空间,再加上礼仪年的不同庆节,更能引人进入的祈祷氛围中,让人举心向上。  

礼仪与礼节
2003-11-06

有人把礼节认为就是礼仪,实质上礼仪是内容,透过礼仪(比如七件圣事)天主赋予人圣宠。

圣座礼仪处公布教宗圣周礼仪活动
2007-03-28

教会礼仪年的高峰圣周即将来到。

礼仪本地化---浅谈教会礼仪本地化必要性和方法
2015-05-19

,接受和实践,教会的礼仪就必须进行某种程度和形式的本地化了.礼仪本地化是教会礼仪进入一个文化的必不可少的途径,这也是梵二礼仪宪章要求进行礼仪本地化的原因.但是,礼仪本地化不是盲目的和无条件的与本地文化的结合或混合

礼仪与教会
2018-07-16

在天主教会内,礼仪是整个基督的行动。并且基督借此行动建立了他的奥体圣教会,在教会内天主和人在礼仪中进行交往,天主借着礼仪将他丰富的恩宠赐给人类,而人类也借着礼仪向天主呈上赞颂与感恩之祭。

在“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辞
2011-11-17

在欢迎大家的同时,让我们首先通过梳理中国教会培养礼仪人才和出版礼仪图书的历程来回顾一下中国地方教会礼仪更新的历程,并做些反省。

礼仪中的手(一)
2011-04-02

礼仪是敬礼天主的仪式。其组成要素包括用口诵念的祈祷文和身体的动作。教会礼仪中,手的动作相当多,可称之为手语,这手语通常不单独运用,而是配合祷词,以指示或加强祷词的意义。

教会礼仪年简介
2003-07-08

教会称这一年的循环为礼仪年度,或简称为「礼仪年」。但此礼仪年是以将临期第一主日开始,分为将临期、圣诞期、四旬期、复活期、常年期,并以常年期第三十四周做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