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我懂你的意思,我知道做后娘有一定难度,但我相信真诚的母爱会感化他的。我听了很感动,我为我将有这样一位贤惠的后妻而欣慰,也为我的东东将有这样一位善良的后娘而庆幸。但事情并不如我们所说的那么顺利。
一年后,母亲也离她而去,三岁的小文英成了孤儿,后爹后娘经常把她当成出气筒,挨打挨骂成了家常便饭,不知何故就会惹来祸端。上学没几年,她就被迫辍学了,烧火做饭、拔草拾柴样样都干。
那时8岁的大舅觉得是后娘,经常为难后进门的姥姥,老娘却非常懂事,跟姥姥站成一条战线,知道虽是后娘也应该尊重她,每天帮着姥姥干活带孩子,成了姥姥儿时的回忆,姥姥也视老娘为亲生,母女关系非常好。
村里的贫困户王英歧和他的后娘相依度日,前年,他家失了火。70多岁的葛菊蕊教友为他家送去了炉子、蜂窝煤、化肥、被褥。村里的路不好走,是教友们不计报酬地修好。冬天下雪后,教友们都到街上扫雪。
继母初来这个家时,孩子们很担心后娘的脾气,会不会受到虐待,因为中国有句老话:有后娘就有后爹。继母中等个子,人显得很精神,有一副慈祥的面容。一进家门,就微笑着向孩子们问好,接着每人送一份学习用品。
她都不知道父母今天是怎么了,很无奈地喝着水,喝完后娘问:还喝吗?不喝了她轻声地回答。她娘便随手把碗摔在她的面前说:这东西不能用了。拿着你的东西回家吧,我们不吃。爸爸也生硬地说。
(圣阿奎那《神学大全》)这正是他们夫妇,不厌其烦地孝敬后娘的回报。“上帝的恩惠表现得尤为明显:他只选择某些人,让其得救;而许多遵循自然的一般进程和趋势的人则得不到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