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对未来有一位老教友膝下无子,常忧虑自己老了怎么办?在我与他的接触中几乎每次都谈及此事。一天他骑着摩托车去城里买东西,不小心与机动三轮车相撞,送进医院住了20天就离开了人间,享年60多岁。
献县是个老教区,信仰基础比较好,神长教友都很重视婚姻圣事,明白天主教婚姻的特点,即它的唯一性和永久性。教友们期盼经过这一圣事进一步巩固和坚定年轻夫妇的信仰,使他们的灵性生命有一个新的飞跃。
心中有刀割之苦的她在通过两年的思想斗争后,忽然产生同情念头:如果这个杀人的年轻人被处死,是不是又会多一个老人像自己一样生不如死?和解后的张艳伟跪在儿子墓前低声哭泣道:儿子,对不起,你不会怪妈妈吧!
4、购地兴建圣若瑟堂、圣母堂、十四处苦路、圣地管建工程,应晚于1777年据李伯渔主教和豹窝当地周、贺两位老会长述:十字山创建后简易,仅在现今若瑟堂西北角山洞内举祭、念经,1987年建若瑟堂时封了洞口。
还有一个80多岁的叫李良英的老教友,生病就祈祷,身体很健康,这就是信德的奥迹!我忽然明白如果没有主的神恩,李嫂凭什么为主见证?没有神恩单凭李嫂空口宣讲,一个文盲农民能有多大本领引领那么多人信教呢?
老人和幼童被汽车撞伤而无人救助,是因为此前的救助者非但没有受到感谢和表彰,反而遭到被救者诬陷,而这种反诬行为竟然得到法院的支持。
如果我们在圣堂内都做不到办告解自觉排队,做不到把跪凳让给老人和教外朋友,做不到参与弥撒时将手机调至震动或关闭,那么,我们在远离圣堂的人群中、在道德滑坡的社会中,又怎能做到事事讲文明、处处献爱心呢?
圣母院,这位巴黎最老的女人,就随着这缓缓的河水,轻轻地走入了眼帘。 这就是巴黎圣母院?是的,这就是。灰色石头的巨大哥特式建筑。浑厚中透着灵性,脚踏实地,却又轻舞飞扬。
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老教友想到一个好主意,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他提议,将一些捐上来但用不到的东西(比如相册、模型、玩具)摆出来,搞一次义卖活动。
一年以后,我们邻村的老庙会也恢复了,我照例带着小百货去赶庙会。因为是在我们的地盘,我的亲戚多,朋友也多,早就有朋友给我占了相连的两个摊位,怕我的货多不够用。结果我只占用了一个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