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默盎赞美说:我亲眼看见了祢的救援,即祢在万民之前早准备好的(路二30)。是的,弟兄姐妹们,耶稣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的救援!
近期,微博上热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面对身患绝症的妻子和债台高筑的家,郑州男子常赞断然拒绝妻子的离婚请求,他说:你是我爱人,我们要白头到老。
有一本书曾把世上的人分为这样几种: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是普通的人;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这是相爱的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原来是堂哥,是二伯公的长孙,家父母称呼他的母亲为二嫂,我都见过的。
我虽卑微,却亦曾多年受惠于主教的栽培和教诲,并于1995年4月1日祝圣我为执事,同年6月15日祝圣我为神父,永世难忘。回想与金主教的相识,几乎就是奇迹。
施泰因日后这样解释说:这是一件为我面目一新的事。在我去过的犹太教会堂和新教的教堂内,信徒们是为参加礼仪而去。在这里却是一个人进入空荡荡的教堂,好像是来进行密切的交谈。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件事。
从领洗到现在,我已经过了20多个圣诞节,农村老家热闹的圣诞节情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按理说,耶稣复活才是教会最大的庆节,但人们总是习惯于圣诞节。我想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生辰。
今天我们谈谈耶稣的这句话: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玛廿五35-36)。在我们的时代,对待外乡人的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危机、武装冲突、气候变化迫使很多人移民他乡。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让我对于信仰的感受清新愉快了很多。天主的光荣,也是我们的喜乐。天主的光荣,并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痛苦之上的,而是在我们依靠天主,善度一个喜乐的信仰生活中。
跟随我的人,不在黑暗中行走(若8:12)。我们若愿意受天主的光照,解除内心的昏聩,必须跟随耶稣,在生活中实践信仰,并遵从他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