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4月18日主持天皇后喜乐经祈祷活动(梵蒂冈新闻网)4月18日复活期第三主日,梵蒂冈宗座大楼面向圣伯多禄广场的图书馆书房窗户再次被打开,教宗方济各主持了诵念天皇后喜乐经祈祷活动。
他遭受暴行、一直为被绑架的妇女担忧、鼓励遭绑架的人要怀有希望并祈祷,尽管绑架者禁止他们祈祷。
那天一如既往,广场上充满著节日欢乐的气氛:各种语言的歌唱、祈祷、欢呼声此起彼伏,还有一群来自一个罗马堂区的孩童们,他们手拿著彩色的气球。”
塔尼亚谈到与教宗的会晤时表示,“教宗是一位非常纯朴的人,他们与教宗一起祈祷。诺埃米是在修女办的学校读书,会背诵所有经文。巴塔利亚总主教问小诺埃米‘给教宗念什么经文’,她答说‘念圣母经和护守天使经’。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8月2日主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书房窗口主持三钟经祈祷活动时,提到当天福音记载群众乘船往葛法翁寻找耶稣的事迹(若六24-35)。
该机构成立于1053年,目的是为了照顾梵蒂冈大殿内的礼仪和祈祷事务,几个世纪后,它的使命又与负责建造梵蒂冈大殿的圣伯多禄工程处交织在一起。
他向在场人士提到在本笃十六世晋铎70周年时他们的会晤,说道:“我们感觉到他以祈祷陪伴着我们,目光不断地看向天主的视野。只要一看到他,我们就会发觉这些。
接着,教宗讲到圣加耶当神父的早期经历,指出,当他看到他生活时代信仰与道德生活日趋没落时,他培养起了自己的祈祷与灵修生活,然后去医院服务病患。
首先是为信友提供灵修方面的机会,使他们得以沉浸在祈祷和朝拜圣体中;其次是在教会方面,有利于信友们在圣伯多禄的墓上与伯多禄的灵修相遇;最后是在文化方面,让人们去注视圣伯多禄大殿的宗教艺术品。
耶稣在建立圣体圣事时,“赐下祂的全部生命,从降生成人起到尘世生命的最后一刻,包括祂的静默、汗水、辛劳、祈祷、抗争、屈辱”。这并非抽象,而是“经历”过的“生活”。